标签:
杂谈 |
做企业,不赚钱是一种犯罪,而浪费社会资源是更大的犯罪。企业节省的都是利润,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比拼的,更多是管理和专业。培养团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靠团队的协作,杜绝浪费,持续改进现场工作,即可把成本降到更低。所谓管理出效益,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就尤显重要。

现场管理是企业中管理中最接地气,最难,也是最见功夫的部分。这里的管理者,已经不再是企业最高领导层,而是以技术和骨干为主的中层管理者。现代科技条件下,尤其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职能正在朝着向现场所有执行人员转移。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正分散在现场的每一个员工身上。形成一种激发现场人员不断想办法改进流程,避免浪费,提升效能的团队共同改进机制。
除开战略层面。企业竞争落实在生产环节,核心就是改进技术,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升质量。而生产过程中造成浪费的所有问题,都是现场的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现场。以前,企业管理者强调的是现场指导,凭管理者的经验和天才般的判断力,要求现场执行人员只需要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事;现在和以后,企业管理者将更加依赖现场执行团队的人一起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管理者将是现场解决问题的执行团队中的一员,他的发言权将和大家一样。充分地平等,才能将现场每一个人的智慧和灵感调动激发出来。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要承接上一道工序,顾及下一道工序,在流程上尽可能缩短,规范,标准化,这就需要每一个岗位的人都思考同样的问题,才能解决每天层出不穷的现场问题。
现场管理的所有问题,都会造成企业浪费。消除浪费,维持环境,标准化是现场管理的三大任务。把现场管理从不及格做到90分以上,事实上是企业投入资金最少的,提高生产率及消减运营成本最经济的办法。目标确定之后,关键就是形成共识,达成规范的管理模式,落实每一班工作时间的任务分配,经过实践之后,每一周都可以进行小的改进和优化。达成共识和实现目标,靠的是人,人的自律。我们经常讲,自律是内在的首先自我约束,离开制度和他律就一定出问题。如果放到更大一些的范围去看自律,比如一个团队的自律,这就比较靠谱了。团队自律就是制度的养成,职业精神的养成。团队每一个成员,通过日常培训和仪式感极强的团队归属强化训练,会实现在团队内沟通和信任感达到峰值。团队内部会达成步调一致,目标一致,责任一致的自由轻松状态。这个时候,个体的创造力和智慧将被激发出来。每天把工作改进一点点,班组就会每周进步一点点。持续提升之后,现场的浪费将会明显减少。
市场经济必然存在浪费。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恰恰每个经济主体都在努力减少浪费。一旦市场需求放缓,出现供给过剩,企业就会第一时间避免生产过剩的浪费。在供应链管理中,先进的企业已经实现接近零库存。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生产过剩,则是指班组生产的产品超出下一道工序承接能力,造成某个环节的积压或者上一个工序的供应不足。因此,这种情况只有现场才会重复产生,不断出现。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必须保持整个生产现场的标准化、规律化、信息对称化。只要现场没有实现长期磨合达到的最佳运作状态,就会出现“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积压的浪费”、“工作时间的浪费”等等。
一家现场管理良好的企业。从表象上看,可以看见现场的物料摆放有序,干净卫生,每一个人在最小的活动半径里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外观上的整洁美观决不是临时应付上级检查做出来的摆设,而是经过长期的现场改进,实现的最佳状态。因为现场管理中,脏乱差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浪费时间,浪费搬运,浪费原材料,还影响心情降低团队工作效率。更可怕的是有安全隐患。现场管理的理想状态是,是团队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负责的区域有义务随时随地纠正不标准的做法。随时随地反映问题给相关的责任人。随时随时相互检查督促。随时随地提出改进办法。这些改进的成果可以通过班组小结和讨论形成持续改进的流程固化,在下一个改进之前,维持一定时长的运营观察时间,下一次改进是前一次改进的优化。
在房地产领域的实践中,我观察到,一些项目团队缺乏现场管理的责任感,导致的结果就是品质低劣。同样标准同样原材料,不同的班组施工就出现不同的质量结果。特别是人工作业量大的精装修部分,现场有没有管理,装修的效果截然不同。在交付之前,现场管理良好的项目团队,因为施工过程就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过程监控,带领施工团队不断总结改进,最终出来的交付效果就接近甚至超出业主的期待。同样的一小区,同样的标准,现场管理到不到位,可以从业主收楼后的报修意见看出。现场管理良好的,业主收楼后质量报修少,满意度高。现场管理差的,业主收楼后报修量大,甚至出现业主验楼后拒绝收楼。事后的维修,就是浪费。质量问题多的,甚至会达到整个房屋重新装修,付出的成本可能比最初装修的成本还高。
目前,国内建筑业的现场管理,和手机、电视、汽车等工业品相比,还非常落后。管理团队缺乏对建筑工人的培训与管理。建筑工缺乏长期有效的培训,职业素养的不足恰恰源自现场管理的缺失。同样,我们也在一些项目有针对性地强化了现场管理。得到的回报是惊人的。不只是施工质量优良,现场作业的团队甚至开始思考房屋交付的细节。而负责房屋交付的团队,则完全可以代表业主,从生活的便捷,实际生活的需要对房屋设施设备的安放进行改进。加上对前面现场管理成果的优化包装,形成一个完美的交付产品,彻底从用户需求出发的《房屋使用建议书》让业主真正感受到“五星级的家”的温馨。
现场管理的团队成员共同改进,实现了人的自觉自愿自发改进。作业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细化到每一个生产加工的现场步骤。而品质源自责任,改变使人进步。持续地团队共同改进,将现场管理效果提升到一个高水平,即是市场对企业的压力,也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后一篇:我俩不会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