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妄谈佛法

(2011-12-15 22:52:00)
标签:

札记

内在

外在

修炼

佛法

杂谈

这些天很多想法,有些令人激情澎湃,有些令人沮丧。

想得越多,思路越乱。

很多时候,并非是越想越明白,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什么也不想,硬着头皮往前冲。

 

我们评价别人的时候,都很容易做到自我感觉良好,而且客观公正。比如有朋友来电话打听一个人多年前在我的团队工作情况,我真不好评说,但也七七八八地说了一大堆,尽管我从优点缺点都直率地说了我的判断,并且声明这仅仅是个人评价,谨供参考,但后来还是觉得自己过于刻薄。因为这不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换着自己是被评价的人,当然希望别人多说自己的好,而不要去提存在的缺点,因为过去的缺点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将来。而优点被点出来,肯定会被看中,一旦用人单位或者上司需要用到他的优点,他可能会做得更好,而且会改正更多缺点。思来想去,还是补充了一条:我说的只代表过去,而且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完全不要用过去的偏见去看待一个人,因为任何人都是想上进的,如果他不想上进,经过一周时间你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我还是建议,你们自己试着用,试着发现他的优点,并且用好人家的长处。

 

这说明,我们很容易用眼睛向外看,看的是身外的人和事,尤其是和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和事,我们总是乐于向外看,批评和指责别人,看到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地方。而且好为人师,指指点点。但事实上,我们都缺乏向内看的能力。

 

佛教的很多教义都指导我们向内看,看自己,审视自己的不足,激发内在的能量。而对外部的事物保持善念,万物皆佛,你要改变自己,去顺应外部的环境和变化。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而要积极地改变自己,对外,要多烧香拜佛,烧香拜佛并非只是一种仪式,而是一种通过外在形式改变来促进内在改变的修行。包括打坐,念经。

 

有人曾经说过我没有佛缘。为此我一直耿耿于怀。但事实上,这完全不应该成为自己的烦恼。因为别人的判断和评价或许有他的道理,但这也是一种外在。我如果一直记得这样的“咒语”,就会限制我自己,压制我内在的力量和意志,甚至放弃自己改变自己的想法。起心动念就无从谈起。

 

相反,如果我自己要改变自己的内在,想积极地顺应外在世界,就会无穷的力量促使自己调整好心态,促使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下定决心改变它。

 

我们总是用刻意来警醒自己,不要刻意追求某某事,某某物,某某目标。但这种刻意的强调却逐渐成了一种刻意。因此我们会失去内视能力和机会。我们会变得懒散,自以为是。其实,应该把握好刻意的度。有些善意就该去刻意追求,甚至强迫自己去完成和达到。这个过程,还要让自己感受不到刻意的负面情绪,做到从容而顺其自然。这样的做法就是乐在其中,不被自己对自己的强迫变成一种痛苦。

 

哪怕面对痛苦,我们也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去审视痛苦。往往痛苦本身并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评价。我们总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去痛苦。事实上我们并非像别人评价的那般不堪。这是活在外在。没有活出自我。自我的态度当然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而是分清外在和内在,更多调整内在,顺应外在。即使一时达不到,也要享受自己改变自我的过程,追求达到目标的途中,我们要悦纳一切逆境。内心是喜悦的,开朗的,阳光的,外在的阻力就会变得柔和起来。

 

所谓清净,是内心有双慧眼,可以看见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地去调整和改进自己,对外在的繁芜能看得柔和透澈,清亮,不至于外在世界的杂乱打破干扰内在慧眼。

 

我们可以不善言辞,但不可无礼,我们可以不说话,但不可不思想,我们可以不表达,但不可不判断。我们不可胡思乱想,但不要不思不想。当我们行动的时候,也是内心改变的过程中,要积极而乐观,遇到挫折,也不必灰心丧气,因为控制好自己的思想与行动的节奏,本身就是自我修炼的功课。

 

我,和别人不一样。这是我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否则我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我又和别人一样,这是我们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别人就不会让我存在。

外在一样,又不一样。内在不一样,却又一样。

我们相互比较,相互观察之中,看见自己,而更重要的是用更苛刻的标准去管理和束缚自己,让自己和别人一样的前提下,过得不一样。让自己和别人过得不一样的时候,感受和别人的一样。

 

话到嘴边,我们是否可以嗯下不说?

无语之时,我们是否可以激愤而拍案而起?

本质是一样的。拿捏一个度,合适不合适?

内在的审视是否足够,外在的观察是否过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