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南康615事件:矛盾不可怕,关键是消解

(2009-06-16 02:02:43)
标签:

江西

南康

赣州

家具

6.15

群体

事件

杂谈

分类: 公民与公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长思良久,犹豫再三,还是写点什么罢。

 

周一开了一天的会,打开电脑,居然看到我的老家赣州南康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而且,数辆警车被掀翻。再搜网络,果然内容丰富,有视频有图片,正式报道也出来了——《南康市妥善处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已平息无人员伤亡》,新华社的消息是《江西南康市发生群体性事件群众冲击机关、砸翻警车》,令人震惊,令人痛心。善良温顺的南康人,居然也能做到冲击机关,砸翻警车,我只感觉这事不是小事,我的印象中,我的家乡人都安份守己,不愿惹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如此冲动啊。

 

立即打了电话问候家人,说家人不去现场,平安无事,心里放心许多。

 

晚上详细地查阅了网上几乎所有相关的文字,还是有一些感触。

 

1、参与事件的人应该还是非常克制,警车掀翻了,汽油满地,居然没有被点着,说明大家只是在表达愤怒,并非想借此生事。另一方面也说明南康本市的警察是非常克制的,估计他们一见形势不妙就都撤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多少也有对乡亲们行动的一些理解吧?所以人撤了,警车也就被掀翻了,没有直接的警民冲突,无人伤亡,这一点,万幸。最终驱散人群应该是从赣州调来的防暴力量,并且一驱就散了,更可推断,这事并非有组织有预谋,并非有极少数人造谣惑众,并非是组织了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他们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在诉无可诉的情况下的群体激愤。

 

2、百度“南康”贴吧里有贴子显示,6月1日,已经有人对此事预言,这样下去会出大事的,这个贴子很火,因为“料事如神”,有15天时间的积累,政府没有及时地疏导不满情绪,最终导致了这个善良的父老乡亲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政府有关部门和主要领导干部应该对此事负责,要吸取经验教训,要反思,要追究责任。

 

3、参与事件的,据相关报道和网络文字显示,主要是中小企业主,一些家具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利益受到损伤,并且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外销产品本来就难做的情况下,全国各地都在想办法支持企业解困的情形下,南康出台这个产业升级的政策,无疑令那些中小企业主寒了心。有网络发言称:5000多家工厂,绝大多数是小型的,作坊式的,达不到政府的要求,这将导致诸多人失业,端掉人家的饭碗,肯定人家要出来拼命。先不管这种说法是不是事实,但从家具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家庭作坊式的小厂自有作坊小厂的活路,政府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行关闭,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大厂,也会有小厂,完整的产业链上,小厂是补充的,是配套的,是做初级产品的,如何升级,如何提高质量,这应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和行业协会从支持的角度出发,给予帮助,决不应该是出一道命令,让这些小厂消失。

 

4、家具产业对于南康来说,这些年从无到有,对南康GDP增长贡献良多,解决就业也贡献巨大。南康是一个木材资源缺乏的市,在这样的地方做大做强家具加工产业,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方面,归功于前些年政府放水养鱼,扶植政策到位,我有认识的在外打工的亲朋也有的从广东回来开厂,这说明这个产业还有发展空间,说明政府以前的做法是有利这个产业发展的;另一方面,归根结底,还是靠南康人对市场的把握,看准了这个市场空间,并且组织起了生产,产品不只销往广东,听说北京也有很多家具是来自南康。对这样的产业,政府应该细心呵护。即使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得以解决,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允许发展速度适当地慢下来,政府不能操之过急。虽然我相信政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操之过急,就必然导致群众“误解”政府的政策。群众都不理解,你还强行去做,不管什么好政策,结果都不会好。

 

5、我不知道这些天南康的领导干部们是否都很紧张,其实也不必。南康人虽然有一股狠劲,但整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其中没有私利,政府官员没有和部分奸商勾结,就应该坦荡面对现实,反思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群众自然就拥护了。我认识的几乎所有在外的南康游子都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都希望家乡的“父母官”们和南康共命运,共发展。南康除了家具产业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支柱产业,也都多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危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多从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南康的个体私营经济,才可能做江西的义乌,才可能实现南康市的小康目标。

 

6、据我所知,南康社会矛盾和问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矛盾处处都存在,并不可怕,关键看你如何去解决。我本人也接到过投诉,是拆迁补偿问题,老百姓还真不是刁民,从材料看,是部分执行层面的干部欺人太甚,甚至明说,除非你北京有人,否则你就认了吧。这种话只会激化矛盾,不利于消解矛盾。

 

中小企业主,或者说作坊主的不满情绪,合理诉求转化为一种行为暴发,这是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现象。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这种情绪是可以加以引导,并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只要能量得以释放,政府更多地做服务,放弃老旧的统包统管思维,用服务的理念去处理,问题自然会圆满解决。相信家乡的领导干部有这种水平和智慧,有这种能力和觉悟,将来有更多的产品和品牌出自南康这块红色的土地。

 

祝愿我的家乡父老幸福安康,社会和谐。

 

附录:

南康事件的来龙去脉(常山夜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