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的做点实事
(2009-05-30 11:16:25)
标签:
蓝大海媒体工作室传播研究公益品牌ngo杂谈 |
分类: 传媒与传播 |
关于蓝大海媒体工作室
1
我承认,有一天心血来潮,把MSN签名改成了“蓝大海媒体工作室”。
一开始,我更多的只是想打发无聊的时光,过剩的精力。慢慢的,发现,这不是一个无聊才做的事,还将会把我的精力耗至负数。当然,我将会很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也将会收获我们期待的成果。
2
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和朋友们的切磋,研讨,这件事已经开始起步了。车轮一旦转动起来,它就不会停下。因为朋友们会不断给我们加油。虽然现在燃油价格并不低,但我们有节能的先进理念,总还是有办法让它不断前行。
虽然我们要做的事,每一件事都会很高调,但我们的蓝大海工作室会很低调。所以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激动人心的誓言,只需要持之以恒的默默地付出与奉献,用理性的,科学的,规范的,辛勤地工作,去争取我们未来的掌声与鲜花。
3
许许多多和我一样,曾经做着或者正在做着新闻的人,或多或少都过失落和悲愤,因为看到这个世界太多的阴暗,每天都被苦主们包围,倾听他们的几近绝望的哭诉,工作还难有进展,辛勤耕耘的成果可能因为不合时宜而束之高阁或石沉大海。当我悄悄地,稍稍地远离这个局面一年多以后,我却看到了更多的阳光,更多快乐。虽然原来的阴暗并没有因此减少,但毕竟我可以迎着朝阳去上班,可以听到鸟儿清脆地鸣唱,可以有一颗更加平静更加温暖的心。
4
回顾自己学新闻,写新闻,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经历,反省过程中的迷惘与困惑,我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清晰,我看见一条条大路,正在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延伸。
5
在网络时代,难道我们的经验和挫折已经一钱不值?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同样的话。
当然不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传播学的规律一直在发挥作用,不管是新闻还是广告,人们对传播的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增长了。仅仅是传媒的介质在进步,仅仅是我们对新介质的研究落后了。在新介质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与过去不同的是短时间里扬起无数爆炸式的信息尘埃,迷离了我们的双眼,当时间安抚了浮躁,一切平静下来,我们会看到透澈的溪流,不辞万里,欢快地奔向大海。
6
承认已经滞后,人们对传媒的研究落后了,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落后了,对传播介质的日新月异迟钝了,被纷繁复杂的利益纷争迷惑了,人们的内心浮躁了。
应该没有人会用一辈子去西天取经,人们已经坦然面对3G时代的海量下载。
也没有多少人用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采写一条新闻,大家总是在道听途说,搜索已经成为基本技能,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
几乎没有人用一整天去用毛笔书写一封家信或者情书,电子邮件解决了时间问题,却解决不了人们对自己内心的审视。
估计没有多少人一个电话从半夜打到凌晨,说电话已经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儿。手机铃声可能比对话的内容更精彩。
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这样的:电话都不愿意再多说几句,因为忙,忙到发一条短信都是转发,人们更愿意直接拿来,山寨版已经这么丰富多彩,而原创是多么伤脑。
这就是传媒改变世界。
7
巴比塔永远不会建立,不是上帝不答应,而是人类更擅长摧毁。
正义、善意、良知、公平、公正、公开、爱和友谊,我们对生活与世界存在的一切美好,都是我们传播的目的和真正的需求。但我们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失去的正是传媒本来的意义。
8
我们需要去建设,正儿八经地建设。
一点点,一块砖,一片瓦,静静地,默默的,凭心而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9
蓝大海媒体工作室,立志于研究与时俱进的新闻与广告传播学,立志于实践公益品牌及NGO品牌传播。蓝大海媒体工作室属于蔚蓝的大海,乐观开心,与欢乐同在。谋事在人,与智慧同在。沧海桑田,与时间同在。(蓝维维 2009年5月3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