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生活洪晃乐timeout中文版 |
分类: 传媒与传播 |
《TimeOut》的品牌标识
《TimeOut》中文版·北京
《TimeOut》中文版·上海
《TimeOut》北京英文版
不知道的朋友总问我将经营的是什么杂志,知道的朋友则再问,不就是洪晃的《乐》吗?怎么又叫《TimeOut》?
是的,正是洪晃的《乐》。只是洪晃将完全把《乐》交给我们经营,她不再管理和经营《乐》。洪晃在她的新浪博客里不断推介的《乐》,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一定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洪晃辛苦工作与付出心血的结果,也让我们今后的经营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有信心,一定把这本杂志做得更好。
经过认真地分析与研究,慎重地对“乐”的现有形象进行梳理和调整,以后我们将会忘记《乐》,对外只叫《TimeOut》中文版。
“乐”这个名字虽然不错,符合洪晃的希望与理想,因此也被赋予了浓厚的洪晃个人色彩。“洪晃找乐”的形象和杂志混然一体,杂志里甚至还有独具洪晃个性的“啊!私客密(ASK
ME)”栏目,从洪晃为出品人的角度,“乐”是个非常棒的品牌定位。但仔细分析杂志的未来市场与读者定位,一个“乐”字并没有含盖《TimeOut》的全部领域,并不能很好地体现TimeOut的特点。
对于一本面向大众的读物,“乐”显得小了,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和时代精神。而《TimeOut》源自伦敦,在伦敦,《TimeOut》就是“城市生活指南”。国内网络上能搜到关于TimeOut的伦敦版主编访谈文章是这样介绍:
“如果你想过伦敦式的生活,《TimeOut》是必不可少的杂志,购买《TimeOut》,证明了你对伦敦生活的激情,《TimeOut》的读者,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赶赴新开业的餐厅,观看新上映的话剧,电影,证明了伦敦生活的个性……”2005年7月,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后,伦敦市长Ken
Livingstone在《TimeOut》伦敦周刊发表了鼓励市民重新融入伦敦正常生活的刊首语,当然也为号称“伦敦指南圣经”的《TimeOut》杂志做了不小的广告……
事实上,《TimeOut》不仅仅是找“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神与生活。通过详细地介绍这座城市的美食、电影、电视、夜店、购物、健身、游戏、旅游、书籍、文化、艺术……象征一座城市主流生活。
从洪晃手里接过《乐》,我们将重点经营杂志的品牌,目标是超越“乐”,用更大的投入,集中力量提升《TimeOut》品牌,恢复和还原它城市生活指南的应有品位,使人们不只从中寻找到快乐,还可以得到更多实用的资讯,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类工具杂志。
《TimeOut》将继续保持《TimeOut
Beijing》和《TimeOut
Shanghai》两个中文版和一个英文版《TimeOut
English》的格局。在内容上,将聘请国内最优秀的城市生活及文化内容的总编,打造一个阵容豪华的采编团队。全面丰富《TimeOut》的内容,在选题上更贴近北京和上海读者,做出北京和上海读者都关注并喜爱的内容,使《TimeOut》倡导的有特色的城市生活分别成为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象征。英文版继续以北京为中心,目前的团队是以土生土长的伦敦人为核心,其中一位还是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的亲历者,当时她正在这辆地铁的邻近车厢,最早向报社报导这一新闻的人。他们将以地道的英文,英美人的思维和视角,编辑出满足英语人群需要的“北京生活指南”。
品牌形象上,将和《TimeOut》全球品牌一致。北京版和上海版分别就叫《TimeOut
Beijing》和《TimeOut
Shanghai》,就像在伦敦这个杂志叫《TimeOut
London》,在纽约叫《TimeOut
NewYork》,在悉尼叫《TimeOut
Sydney》,在里斯本叫《TimeOut
Lisboa》,在莫斯科叫《TimeOut
Moscow》,在东京就叫《TimeOut
Tokyo》,在巴黎就是《TimeOut
Paris》……
注:正式的品牌规划,将很快会通过媒体正式公布和发表,以上仅是蓝维维个人意见个人观点。若有不同之处,以我们正式公布的形象和表述为准。
前一篇:恭喜雷军,TimeOut
后一篇:博·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