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理与哲学 |
上周末,一个博士毕业生向我的一个好友游说,说是保底20%的收益,把五十万块钱全部交由他来炒股,越快越好,最好是周一就杀入股市。好友征求我的意见。我的建议是:
1、如果你的闲钱足够多,可以给他5万元试试,亏了就亏了,别怪人家博士生,博士生意气风发,年轻有为,支持博士生也算一种慈善,你就当是五万元自己消费掉了;同理,如果你的钱多得不知道如何花,50万只是你闲钱中极少数的一部分,你就把50万都给他玩。不要想什么收益率的事。
2、股市一定有风险,怀疑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根本就没有遭遇过套牢,他就是那种股市失败后要跳楼的那种,自己没有经济基础,借来,或者私募了大家的钱来炒股,万一投资失败,再万一这位博士毕业生心理素质又不够好,那他就只有一条绝路可走。每个人都有白手起家的梦想,金融学的博士生更是如此,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只有做研究做学问的命。他说得越是坚定,越是着急,越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你的收益,你就越是别理他。
3、一个中级调整说来就来,即使你要尝试一下,也不要现在出手,可以等这一波调整开始之后再作决定。为了给这位博士面子,可以借口老婆不同意婉拒之。
好友最终决定不帮助那个博士毕业生冒险。
昨天的股市暴跌,让很多人尝到套牢的滋味。政策面肯定还有很多手段要出笼。而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会出来说,这样的调整是有利股市健康发展的,下跌不会持续很久,在大牛市里,只有调整后才更有牛劲。为了避免大熊市,这样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我听说,这位博士毕业生最终没有募得很大一笔款子,也没有在周一大举杀入市场。如果他追求的是20%以上的收益率,一旦杀入,就不可能两天内撤出。事实上,好友的犹豫和慎重让博士毕业的年轻“投资家”避免了周三很痛的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