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人都在骂春晚。
看了央视急切地表白有八成多的观众对春晚表示满意。
看了更多的人在说春晚的审美疲劳。
我是没有看所谓的现场直播。因为喝高了,怎么也听不清。就那公鸡下蛋的小品,我把音量放大到50以上,才勉强听清一半。不好笑!
今天白天陪老人又看了其中几个节目。感觉真的不好。
我也在想,众口难调,如果不是我老了,就是春晚老了。
从活动的形式到内容,春晚一成不变。要不是中国人多,特别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连广东都还有一个村刚刚看上电视,春晚早就要被人淘汰了。
我没细想,不过还是觉得可以开个方子:
春晚应主要针对年轻人,娱乐主流的年轻人专门设计内容和形式,重在打动年轻一代观众!
不要一碗水端平,不要面面俱到。
我们之所以还对春晚有一些期待,是因为以我们还是孩子或者更大一些的时候,看到过其中不少春晚精品。印象深刻。成为当时贫乏的春晚生活中最具快乐的事。
当我们的文娱生活和选择丰富的时候,当比我们更年轻一代的人们为超女疯狂,为动漫,电玩而痴迷的时候,春节联欢晚会将逐渐失去生命力。因为年轻一代的观众将慢慢把春晚当作一种传说。加上春晚和央视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每年不可能把最当红的明星请到台上,能挤进去并且通过五关审查的,又往往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最佳状态,拿不出最优秀的节目。
如此,伤十指还不如断一指,舍弃一些观众,得到年轻的观众。世界归根到底是年轻人的。如果他们都喜欢上春节联欢晚会,那春晚将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不断成为年轻人头脑中抹之不去的青春记忆。老年人其实心不会老,他们会从这样年轻的节目中吸取青春的激情,就像无数的老太太都在关注超女,(当然,超女的生命小于等于四年,超女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他们的热情只会为年轻人鼓舞和点燃。至于那些以老卖老的极少数人,非要顽固不化,那就只能被时间舍弃。这得援引春晚小品里的话:下自己的蛋,让别的鸡说去吧!
生活其实就是不断推陈出新。市场也就是推陈出新。周杰伦之所以成为周杰伦,就是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春晚也必须以年轻人为中心,必须抓住八五后九零后一代的心理,要知道,只有十几二十岁的人才有青春的无穷力量!
前一篇:春节短信之悟
后一篇:拜年美文:南都周刊的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