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绣谱(上)
(2018-10-15 13:48:30)
标签:
文化 |
绣谱
[清]丁佩 撰
夫色丝斗艳,本黄绢之才人;弱线添长,实绿窗之韵事。然皆针神自诩,花样独矜,从未有凤子新图,描来珊管;鸳文旧谱,度出金针。所以四角盘中,空艳璇玑之织;七襄天上,难窥云锦之章也。
步珊夫人赋茗清芬,颂树世阀。夜温香砚,月来初上梅花;春到重簾,风起闲唫柳絮。和鸣阁里,刘三妹唱和相随;写韵轩中,管仲姬丹青独步。几疑乌丝界就,但解吟毫;岂知彩缕分来,尤工织锦。裁红晕碧,脱手而鸾凤争骞;俪白妃青,运目而蜘蛛逊巧。莫不妙穷物态,细极神工,诚福慧之双修,擅精能于千古矣!
乃于瑽闺昼静,绮闼宵闲,拓粉本于前人,示楷模于后起。独开生面,珠曲九而能穿;别具匠心,丸累十而不坠。其择地也,务爽垲之高明;其取式也,在宫坊之新样。选材富则花叶相当,设色工则云霞弥绚,而又极衡量之精核,追神韵于微茫。凡此六条,釐为二卷,语精斯妙,意简而赅,洵乞巧之津梁,作程功之圭臬!缅惟日月星辰之绘,有此大观;直同布帛菽粟之文,岂曰小补也哉?
澄茅心如昨,椎指为惭。幼别家山,移节钺而频随宦迹;长依梁庑,操井臼而更乏闲情。敢云织素之工?徒愧断机之训。事一针一线、一花一木,无不辨其微茫,抉其奥妙,分门别类,系以辞不赘以图,亦欲但存夫已然之迹,而神而明之,视乎其人耳。
丁亥岁杪,家严自袁江旋里,出以见示。琬自愧锥指不能追摹谱中之万一,而私淑之心未尝不时时展卷相对。噫!天下岂少慧业之名姝乎?是书一出,定知不胫而走,流播四方,绣闼红闺,支颐静悟,触类旁通,得于心而应于手,动与天合,庶几天地之大、万物之蕃、人事之纷纭,随所遇而皆有所得哉!道光戊子仲春清明前二日,山左古渠邱年侄女李琬遇谨识于绣馀清课之西轩。【凤麟按:此以《十二梅花连理楼》本为底,参以喜咏轩丛书本。底本每半叶六行,行十六字,黑口,单鱼尾。〇此序末虽题李琬遇,而文中有称“澄”者,即《后序》作者朱澄也。僻疆无书,独学无友,不能证二氏为谁某,故志其疑而已。】
后序
天地之大、万物之蕃、人事之纷纭,莫不有谱也。无论日星河岳,亘古不易,试思飞潜动植之类,虽屈伸消长,月异而岁不同,终不能变其已然之迹,离成物而数易其形也。推之齐、治、均、平,则以尧舜为谱;格、致、诚、正,则以孔孟为谱。谈文章者祖典谟,习诗赋者本风骚,以及阴阳卜筮、杂技百家,莫不各有沿袭,无非谱也。即一人之身,五官备,四体具,自昔至今,奚啻恒河沙数?卒未闻有无五官无四体而得称为人者。由此观之,天地之大、万物之蕃、人事之纷纭,虽造化亦惟是作于前而述于后也,况后天继起之事,明明有蹊径可寻,有意象可窥者乎?
女红,细故也,亦小技也,无贵贱、无智愚莫不童而习之,诸姑伯姊皆能精粗立判,似无待于谱矣,然当其构思也,结体也,布局也,设色也,写生也,传神也,实包括天地、万物、人事于其中。因其业属妇人女子,薦绅先生不屑道其义,即有针神绣圣深知其妙,而口不能言之;即口能言之,而不能笔之于书以广其传,亦闺房之缺陷也。
步珊年伯母以著作之才,擅丹青之誉,乃出其绪馀,创为《绣谱》一书,自始事以及终兹,御板舆于虹浦,获披瑶阙之鸿文,附骥情殷,雕虫技拙。才非东里,惭无润色之劳;惠比南针,窃愿假年而学。道光八年七月,嘉禾荻庐老人朱澄谨叙于袁江官廨。【凤麟按:上二序见于底本,校本无。】
自序
工居四德之末,而绣又特女工之一技耳,古人未有谱之者,以其无足重轻也。然而闺阃之间,藉以陶淑性情者,莫善於此,以其能使好动者静、好言者默,因之戒慵惰、息纷纭、壹志凝神,潜心玩理,固不特大而施之庙堂、小而饰之鞶帨,莫不瞻黼黻之光,得动植之趣也。至於师造化以赋形,究万物之情态,则又与才人笔墨、名手丹青同臻其妙,顾习之者因无成法可宗,难究其趋辄,复厌而弃去,何惑乎工於此艺之罕觏其人哉?
佩少居三泖,长适双溪,问安视膳之馀、主馈调羹之暇,辄复拈针理线,乐此不疲。兹即管见所及,以至习俗之所不得不革者,凡得若干条,厘为二【凤麟按:喜咏轩本作“一”。】卷,傥蒙海内针神绣女有以诲其不逮,斧藻成篇,或亦女红之一助云尔。道光辛巳乞巧前一日归颖川,步珊丁佩识於雩娄官舍。
题词
华亭顾作琮瑶枝
分丝擘茧记年年,谁向鸳针悟秘传?
难得绣奁添著作。一时应贵洛阳笺。
我宗花样善翻新,妙手空空更轶伦。
愿奉红闺香一瓣,灵云莫便诩针神。
【凤麟按:“翻新”句下原有双行小字夹注:“云间刺绣,向推露香园为最。”】
娄县黄馧生兰初
寻常约素与安红,别有心机纂组功。
肥瘦应兼书法论,浅深正拟画家工。
悟从花草精神外,想落风云变幻中。
休向露香园比拟,由来妙手总翻空。
例言
一、刺绣古无成书,兼之闺阁见闻浅隘,偶有所得,亦第师心自用而已,挂一漏万,难免贻讥,是在慧心人触类旁通,即以此为粃糠之导可耳。
一、是编专指刺绣而言,他如结子、铺绒、盘金、穿纱之类,偶一及之,理本相通,无烦覼缕。
一、绣事惟选样为尤要,原拟博采图式,附於篇末,第思四方风气不同,好尚亦别,金针度与,岂能执形迹以求哉?故复删除,俾归简易。
一、是编因绣馀清暇偶尔濡毫,积久辄成篇帙,未敢出以示人。近因鸳湖金听秋太夫人暨武林沈湘佩女弟驰书见索,词意甚殷,势难藏拙,各寄一册。辽东白豕,得无掩口胡庐耶?【凤麟按:此例言底本无,从喜咏轩本补。】
绣谱目录
择地第一
选样第二
取材第三
辨色第四
程工第五
论品第六
绣谱
归颍川云间丁佩
钱塘沈善宝
择地第一
艺之巧拙因乎心,心之巧拙因乎境。诚使窗明几净,虽拙者亦为之改观;室暗镫昏,虽巧者亦失其故步。而且事迫则潦草堪嗤,境嚣则精神不聚,凡艺皆然,而况辨优绌於微茫、争得失毫末者乎?故刺绣必以择地为最要也。
闲
书画皆可以乘兴挥洒,绣则积丝而成,苟缺一丝,通幅即为之减色,故较他艺尤难,断无急就之法。或因事冗而求其即成,或因人杂而冀其速就,安有心如棼丝而能井井不紊者乎?【凤麟按:“安”字前校本有“夫”字。】故其境闲而后其心亦闲,百虑悉屏,神知自生,固未可率尔拈针也。
静
《诗》之美后妃曰幽闲贞静,闲与静为女子之美德,而刺绣者尤当首及也。故继闲而论静,静则其志专而心无物扰,静则其神定而目无他营。试观瞽者必聪,聋者必明,遂知五官不能并用,必凝注一而后能运灵明於针与指之间,辨其出入、疏密、浓淡、浅深,庶无毫发之憾。今使置身於喧哗纷逐之场,虽灵芸复出,其能收视返听而作一花一叶否耶?
明
择地必先择爽朗之区,秋毫必察,而后物无遁形。然所以必求其明者,人皆知之,而所以用其明者,人或略焉,盖室虽明矣,使或向阳而坐,反致炫燿且损目光,况持手绷必稍向上,亦复易于遮蔽。惟背明而坐,则光明悉照於掌握之间,自然了了。故如窗在左,坐宜向右;窗在前,坐宜向后。此一定之诀也,如用绷则斜坐亦可。
洁
纨绮有浣濯之方,图画有遮饰之法,绣则稍有不洁,即致昏黯无色,既不能浣,亦无可遮,故室中必先洒扫极净,床几以及应用之物,皆使不染纤尘,然后绣成。乃如出水芙蕖,自有一种鲜艳之色,否则,十指莹然,旋涤旋涴,初不知尘垢之所由来也。
选样第二
绣工之有样,犹画家之有稿,其格局布置即一成而不可易者也。此处最宜斟酌成式,或失之巧而於理未安,或失之庸而於势不足。或过於繁,剪裁乏术;或过於简,枯寂无情,须求其穠纤修短,处处合宜,而又必丰韵天然,栩栩欲活,方可入选。使昧昧求之,不特样不入时,且恐画虎成犬矣。
审理
万物惟一理耳,而一物具一物之理,乃有理之所必无而样之所恒有者,一丝细本,花且如盘,盈寸之人马才如豆,甚或草高於屋,树软如绵,只求布置停匀,初不知实增其丑也。
度势
次则度势,须於平妥中求抑扬之致,於疏朗中求顾盻之姿,於繁茂中求玲珑,於工整中求活动:务使寸练具千里之观、尺幅有万丈之势,是在分布之得宜,尤在物理之谙练。
剪裁
史家叙事,简而能该;名手作图,繁而不杂,剪裁之力也。然而文章尚有映带之法,渲染必有远近之分,绣则不然,如或头绪纠纷,景物稠叠,恐不能绝无淆紊。朗若列眉,必须删而又删,务使厘然各判,有互相掩映之处。亦必层次井然,方免芜杂耳。
点缀
既加裁汰,固易施工,又恐一览无馀,转形枯寂,当于可以穿插之处,酌为加增,又或疏密不甚相称,亦须稍为点缀,如护草根、折枝花,蜂蝶禽鸟之类,皆可因其所宜,随意添入,或损之,或益之,总期於得中合度而已。
崇雅
五彩章施,原期绚烂,然而亦有雅俗之分,山龙华虫、藻火宗彝、粉米黼黻,纵极华美,自觉古雅可观。今则随意绣一折枝、刺一虫蝶,亦必相当,相对有如刻板印成;甚且颜色乖违,布置颠倒,即令光怪陆离,难免方家齿冷矣。
传神
同绣一花也,或则迎风笑露,鲜艳如生;或则日熯霜摧,憔悴欲绝;或则舂容大雅,顾盻生姿;或则拳曲拘挛,瑟缩可憎。略举一隅,他可类及,孰工孰拙,不辨而知。而当其累线积丝,则亦同兹辛苦也,曷勿求其形状之逼肖,以冀神韵之兼全也哉?
日月云霞
日须大红,月宜浅白,或用浅黄,原求其相肖,且不致於相淆。所可异者,今人每於其中各绣一字耳。月下景物,配色却宜稍淡,日中不妨极其绚烂,物理然也。
云无定色,尽可五采兼施,惟交换处须由渐而更,或【凤麟按:喜咏轩本作“可”。】各成一朵,方免判然两截。如斗成之水田衣耳。凡物皆有一定之色,惟云则可不拘,此针黹中使才之地也。卿云在天,光华糺缦,生当文明之世,黼黻鸿猷,光昭圣治,岂特文【凤麟按:底本此下至“色之浅深”阙,疑漏扫二叶。据喜咏轩本校。】人学士珥笔彤庭,甫能扬厉铺张,自诩锦心口耶?
霞无可绣,即或绣之,见者亦必呼为云矣。尝见一巨室藏有绣幅,下以湖色绸作江,上以褪红绸作霞,中绣青绿峰峦,以掩其接续之迹。悬之中堂,俨然江天霞彩也。又有满绣之法,由红渐白、由白而蓝,天半朱霞,蔚然在望。
真草隶篆
真字宜瘦,挑擢点拂,皆须各具锋鋩,如作藏锋,便少疏朗之致。草书点画最简,萦拂处更易见长,惟转折肥瘦,均须留神,否则便失书意。隶书匀整平直,但宜具古秀之致。篆则光圆宛转,本属绣工之所长,第须起讫分明,神完气足而已。
花果草木
学绣必从花卉入手,犹读书之於学《庸》,学字之於正楷,吟诗之於五截,【凤麟按:当作“五绝”。】习琴之於清商,似易实难,因难见巧。当於花之向背浅深、叶之反正疏密,悉心体认,曲肖其形。又必尽态极妍,辉光流照。昔人绘影绘声之说,究属寓词,惟绘花绘光,实能为众香国中传神写照者,必推绣事为独步。此非写生家所能及其万一也。
色之浅深,积渐而变。有内深而外浅者,牡丹之类是也;有外深而内浅者,莲花之类是也。
瓜蓏之属可以入画者,均可入绣,惟当辨其形色耳。色之斑斓者,以双搓线绣之;若其色由【凤麟按:喜咏轩本作“有”。】深而浅,则可用长短针,如绣花法矣。
草中以芝、兰为首,绣芝如绣云,不妨五色皆备;兰则间於花与草之间,当得其婀娜之致。
护根草,须与幅中花木相称,或如松鬣,或如秧针,或如苔钱,或如书带。水中萍藻,溪畔荻芦,皆可推波助澜,为全幅增色。
绣树在乎枝干得势,戒软弱,忌臃肿,不可太光,必须夭矫秀劲,凹凸有棱,方妙。枝干既成,次及敷叶,松、杉、枫、【凤麟按:喜咏轩本作“枫、杉”。】柳、梧、竹之属,大小皆宜,以其叶有定形也。其他杂木,浓阴蔚然者只宜施之巨幅耳。
禽兽虫鱼
禽则积羽而成,绣则积丝而成,因物肖物,莫妙於此。第当於飞鸣食宿之际,求其生动之情;喙吻爪距之中,辨其纯鸷之性而已。
绣禽,绣兽,绣凤,【凤麟按:底本作“绣凤,绣兽”。】绣麟,以极【凤麟按:喜咏轩本作“及”。】华美之姿,又不数见之物,自可悉沿成式,以象文明。至如虎、豹、彪、炳、獐、鹿,斑斓马鬣、丝纷牛毛。莫辨大而狮象,小而鼠猫,皆有一定之形,惟选样之能精,庶肖形之不谬。
虫类中有蝶,如草中有芝、禽中有鹤,仙品也。罗浮之种,翅如车轮,五色咸备,既无定色,亦无定形,但须得栩栩之致。他如蝇头蚊脚,蝉翼蜂须,悉徵绝巧文心,宜有豪端画意。
龙与麟、凤同著沧海朝曦、金碧绚烂,为绣中之巨观。其或鲲击鲤登,亦具升腾之象。朱鳞碧水,相安游泳之天,安【凤麟按:喜咏轩本作“自”。】在鳞潜,宜知鱼乐。
山水人物
作山水如作古文,结构气魄,穿插照应,无法不备。此画家语也。绣事亦何莫不然?青绿赭墨,无一不宜,特少皴法耳。当於凹凸处用笔画而分绣之,或下分而中合,或上断而下连,绣成自有一线微痕,如披麻、铁线,较画家尤觉远近分明,峰峦稠叠。
波至轩然,或卧或立,浪花喷溢,玉碎珠飞,海中之水也。澄碧粼粼,瀫文如织,则宜於金碧楼台,或曲或伸,萧萧数笔,则宜於寒江野渡。忆昔年春日,舟过梁溪,斜照满山,岚光成彩,戏用退红绒参以牙色,绣成遥山一桁,山椒新绿成林,溪中碧水鳞次,顿觉耳目一新。此亦【凤麟按:喜咏轩本无。】画家所未到也。
石贵嶙峋,桥宜宛转,屋须轩朗,树必玲珑,切忌模糊,自然明秀。
人物惟须、发最难,当将绒线剖成极细之丝,针亦另有一种,肌肤亦然,尤须莹净融洽,绝无针线之迹。耳廓目眶、鼻端口角,均宜各留一线微痕,便觉高低了了。衣褶带履,可以类推。
取材第三
以针为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朱墨铅黄,取材极约而所用甚广,绣即闺阁中之翰墨也。然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有如造室既成,人但瞻轮奂之美,不知栋梁榱桷,经度者几何时;锯凿斧斤,磨厉者几何日。而且竹头木屑,皆为有用之材;丹雘垣墉,岂能凭空幻设?总之,苟得其用,则断线零缣,亦收奇效;苟违其用,虽镂金错釆,未必美观。择之不厌其精,蓄之当求其备。
绒线
前人多用散绒,後乃剖而为线。武林、吴门、白下皆有之。苏产较细,一线可剖为二,即剖之後,仍可条分缕析也。
综线亦备五色,以圈轮廊,可免不齐之患,惟结子用之,他如界画楼台、人物衣摺、羽翼龙鳞,亦间有用之者。
金、银线制於回人,须择其真者,乃不变色,以圆细匀净为贵。又有孔雀线,熣燦可爱,翎羽中不可少也。
缎绫
刺绣以缎为最,绫次之,绸绢又其次也。但皆须素地,如有花纹,绣成,光釆必减。宜择细密光洁者为佳。
纱罗
以极细银【凤麟按:喜咏轩本作“根”。】条纱,用单丝穿成,或则满穿,或留素地,亦觉斐然可观。惟针孔必有出入,难以浑圆,只可聊备一【凤麟按:三字喜咏轩本作“以”,非。】格耳。铺罗则宜用绒【凤麟按:喜咏轩本作“纸”,非。】,又在穿纱下矣。
针剪
针产於吾松,初不知其妙也,後历燕、豫、齐、梁,用他处所制者,辄不能得心应手,乃知松针之所以妙者,光也直也细也锐也。而尤在铸孔之际,圆而不偏,细而不滞,自尖以上匀圆如一,铸孔处虽稍扁,而两旁皆平,不似他处几作钉头式也。性亦耐久,用之数月以後,益觉灵滑异常矣。剪则武林为最,以其刃锐而锋銛也。
绷架
缎性易卷,绫丝易斜,绷架之设,所以救其弊也。四面用绫【凤麟按:原作“零”,据喜咏轩本改。】帛联络绷定,或径用线联,必使极正极平,然後所绣之丝与绫缎之丝,皆相匀适,绣成乃能熨贴耳。木质宜轻,斗笋宜灵,下键处宜坚固不动为妙。
粉墨
选样既定,即用墨笔临摹者为上,次则用粉过之。粉须极细,但有形模可辨,即以墨笔盖之,墨笔易细,粉笔较难,肥瘦稍有出入,便觉意失形乖,故用粉须在有无之间,有未惬意处,仍可以墨笔正之耳。素嫌上有用朱者,法亦与用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