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答网友的问题(2)——怎样才能成为好的基金经理

(2009-01-09 08:49:41)
标签:

基金经理

股票

理财

财经

投资管理

投资机会

学习机会

分类: 杂谈
在博客周期间,有网友问怎样才能为基金经理,问我有哪些建议提供给网友参考。在很多年轻人当中,有这样问题的人很普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在我演讲的不同场合,都有听众提出相似的问题,我的答案基本会上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这是我个人长期形成的体会。

在我看来,基金经理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尽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也不必具备只有少数人才有的所谓特殊技能。任何人经过一定的训练,了解投资领域所需知识,都能够胜任这样的岗位。当然,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与竞争性很强的行业,能够做和能够做好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记得在90年代,现《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来纽约访问,她采访我后写了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华人基金经理》。在这个采访当中我遇到了几乎是同样的问题。我记得我强调最多的一点,就是基金经理一定是能吃苦的人。因为,基金经理是个累死人的差事。如果没有吃苦的准备,没有面对困难和压力并不服输的精神,要做好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十分简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今天掌握的情况不能够简单地推论明天。更何况,基金经理面对的市场和所研究公司的状况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正是这种动态的特点,使基金经理有永远读不完的材料,永远不能完成的研究任务。即便是休息,恐怕也要关注信息的变化。因为任何方面的消息都可能影响到资本市场。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不能仅仅是关注财经问题,涉猎的范围要极其广泛。

正是涉猎范围广泛的特点,要求基金经理的知识面要宽。因为,任何决策都是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基础之上的。为了尽量减少没有把握的、靠幸运的瞎猜来决策的比重,基金经理就要肯花时间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些东西即使自己不十分感兴趣,也要花精力去尽量掌握。否则,投资失误就有可能出在这种薄弱环节。用贬义的话来讲,基金经理是万金油的比较多。当然,也不排除那些专门从事技巧或者某些特殊领域投资的基金经理们,专业化的东西就起了主导作用了。但这样的基金经理在美国应该也是少数。

做好基金经理除了必备的知识结构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素质。因为,投资是个动态的过程。做了基金经理以后,每天的任务除了研究就是决策。在这种研究、调查、开会和交易的过程当中,没有人来得及给你做什么思想工作。无论投资的结果如何,无论市场的环境优劣,基金经理都要靠自我心理调整来达到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投资的准确性。

谈到心理因素,就不得不涉及到行为金融学。记得在这门学科刚刚兴起的时候,哈佛大学专门办了这么一个短训班,号称是专门为基金经理们授课。公司送我们这些基金经理去专门培训。一天半的课程要每个学员付费近8000美元。从经营角度来说,看来美国与国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当然,这个课程还是十分有益的。作为基金经理,心理缺憾可能是影响投资结果的主要因素,例如,信心不足可能就过分保守,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当然,信心膨胀就使人变得过分自负和贪婪,而招致难以弥补的投资失误。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要明白循序渐进的道理。任何人的知识和心理素质都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基金经理与市场形成一定的互动,更要善于总结经验,把各种战略和想法变成自己能够把握和可操作的投资行为。

还有,基金经理要善于独立思考,并勇于坚持己见,决不能人云亦云。这是战胜各种干扰的关键。特别是在舆论一个让你买,另一个让你卖的情况下,独立思考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个特点和基金经理的信心直接相关,而信心又和本领紧密相关。所以,增加自己的本领才能使自己信心倍增,而有了信心才会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更防止上当受骗。

最后,基金经理是在实践中锻炼而成,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学历和头衔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同时,不要试图去模仿别人,没有哪个一流的基金经理是模仿别人而成功。这些问题不能在此一一展开了。在以后的我交流当中,我会逐步详谈这方面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