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2020-03-20 15:26:12)
标签:
健康旅游西雅图西城物语文化 |
分类: 美国教育 |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今天来学习两个典故:
1. 孔子与三季人
2.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
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
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弟子心想:“我赢定了。”
他正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
孔子看了客人一眼,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惊呆了。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智慧之光: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对我们都很有启发,都非常有用,就看你会用不会用,会用了,起码多活十年。碰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你就想他是“三季人”,别往心里去了。这样你还会生气吗?气伤肝,是很不利于健康的!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三季人”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说什么,先要看清对象。对象错了,讲得再多也没有用。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道不同不相为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会识人,最好能向孔子那样,一眼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境界水平,这样讲话才有针对性,才不会浪费精力和感情。
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要承认“三季人”的存在,不用理想化的态度看待社会人生。自然界有高山也有土丘,有大海也有小溪,人也是如此,有愚智之分、高下之别,这才是社会的常态。不要以一己之心强加于人,也不要轻视任何人的存在。要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试着去理解人、尊重人、宽容人,与一切众生平等相处。
这个故事还启示我们:知识与道理的对错都是相对的,我们都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到了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因此,不管学问多高,经历多丰富,都要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处世,不可偏执一己之见,更不能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匡正别人,证明自己的权威。要知道,境界修养无止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个“三季人”。
夏虫不可以语冰,
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
本段话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大意是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夏生夏死)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不能和乡曲之士(孤陋寡闻的人)谈论“道”,因为他受见识的限制而不能理解。
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庄子》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解铃还需系铃人,反驳庄子也要用《庄子》。答案,在第一篇《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的逍遥,被郭象谓之适性之逍遥。任何生灵只要在自己的世界里适性即可。你不过是以芥为舟,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而已,不需要他所知所说的东西。他硬要灌输给你,就像去越国卖帽子的商人;就像给海鸟九韶、美酒的鲁侯。违背了生灵的天性,谈何逍遥?不过这也是逞一时口舌之块,图一时志气之抒,真正逍遥的境界是“无待”这个回答实在精辟,答题人颇为受益:曲经纬:庄子能够逍遥的基础是?见贤思齐焉,人家如此说,多半是你的见闻与别人差好几个门子,与其想着如何驳倒对方,不如反思自己该不该学习了解他所说的。
后一篇:为什么冠状病毒如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