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译法与直译法

(2020-11-15 13:50:35)
分类: 数学著作

意译法与直译法

 《怎样把课讲好·大罕教学随笔》第3.6节

大罕

      在翻译中有直译和意译一说.直译就是对着文字按照顺序照直翻译;意译是把文字的意思翻译出来.无独有偶,解数学题也有直译、意译两种方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把题目的条件“照直翻译”,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译法也称“顺藤摸瓜法”、“顺路走法”.它是一种直接的方法.

      所谓意译法,就是把题目的意思“翻译”成另外一个容易解决的题目的方法.意译法也称为“等价命题法”、“命题化归法”.它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直译法与意译法的用法.

      例1、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0,公差d=-2,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取得最大值,则为n=( ),最大值为(    ).

      解法一(直译法):由a1=20,公差d=-2得,

      S(n)=-n^2+21n=-(n-21/2)^2+441/4

      ∴n=10或11时,Sn最大值为110.

      解法二(意译法):由a1=20,公差d=-2得,

      a(n)=-2n+22,

      令-2n+22≥0,则n≤11,且a(11)=0.

      ∴S(10)= S(11)=110均为最大值.

      在例1中,解法一直接冲着Sn来,求出Sn最大值来.顺势而为,直接了当,此为直译法.

      解法二把Sn最大值转化为解不等式ak≥0,从而在k的取值范围内所有正项之和就是最大值.间接地解决了问题,此为意译法.

      直译法和意译法各有优势.一般来说,直译法是首选的方法.意译法是出奇制胜的方法.

      例2、若M是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MN⊥x轴于N,MN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点Q,直线NQ交y轴于点T,

      求证:3|OT|=2|MN|.如图3-1.

      解析:设M点的坐标为(2pt^2, 2pt),以下顺路而行:

      则MN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pt,

      该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

      ∴联立y^2=2px, y=pt,解得⇒Q(pt^2/2,pt),

      又N(2pt^2, 0),

      ∴直线NQ:y=-2x/3t+4pt/3,

      直线NQ交y轴于点T , ∴T (0, 4pt/3),

      ∴3|OT|=3•4pt/3=4pt,而2|MN|=2•2pt=4pt,

      ∴3|OT|=2|MN|.

      直译法是解决中学数学习题的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数题目都能用直译法解决.而且这种方法最符合情理,最容易理解。

      直译法虽是解数学题最直接的最基本的方法,但它并不能“包打天下”.

      意译法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它通过转换命题,从而获解。意译法常给人以迂回包抄、跌宕起伏、出奇制胜的感觉,也深受大家的欢迎,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方法.

      例3、等比数列{a(n)}中,a1=1536,q=-1/2,记f(n)=a(1)a(2)•…•a(n)(n∈Z),则当f(n)最大时n的值为(  ).

      评析:如果用直译法,就要先求出函数f(n),易知

      f(n)=(a1^n) •q^(n(n-1)/2)

      =(1536^n) • (-1/2)^ (n(n-1)/2),

      而直接求函数f(n)的最大值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改用意译法来探讨.

      因为函数f(n)=a(1)a(2)•…•a(n)是数列{a(n)}的前n项之积.所以转化为研究数列{an}的项a(n)的规律.

      由公比为负数可知,项a(n)一正一负交替出现.显然,最大值一定是正值,因此我们考察|an|.

      易知|a(n)|= 1536• (1/2)^(n-1),

      注意到数列{|a(n)|}是递减的,从首项1536递减到一定的时候,就有|a(n)|≥1,且|a(n+1)|<1,这个“临界点”相当重要!

      令|a(n)|≥1,即1536• (1/2)^(n-1) ≥1,解得n<12.这样一来就有如下规律:

      当n≤11时,数列{|f(n)|}递增,即0<|f(1)|<|f(2)|<…<|f(9)|<|f(10)|<|f(11)|,

注意到f(9)>0,而f(10)<0,f(11)<0,∴f(9)最大.

      当n≥12时,数列{|f(n)|}递减,即|f(12)|>|f(13)|>|f(14)|>…,

又注意到:

      f(12)=f(9)a(10)a(11) a(12)=f(9)(-1536/2^9)(1536/2^10)(1536/2^11)= f(9)•3•(3/2)•(3/8)> f(9)

      ∴当f(n)最大时n=12.

      本题的解答若用直译法则困难很大,改用意译法后可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

      以上三个例子告诉我们,直译法和意译法都是重要的解题方法.直译法的要点是跟踪追击,坚韧不拔.意译法的要点是看穿题意,灵活变通.

      我们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而是通过解题加深对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在培养解题能力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对问题的直译外,更加注重教会学生对问题进行意译.在“意译”中培养思维能力,提升逻辑推理数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