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简评李尚志一首数学诗及数学诗的特点

(2011-04-09 20:17:09)
标签:

数学

诗歌

文化

分类: 数学诗

简评李尚志一首数学诗及数学诗的特点
大罕

   原诗: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张[1] 
        李尚志[2]
    一角三分本等闲,尺规限制设难关。
    几何顽石横千载,代数神威越九天。
    步步登攀皆是二,层层寻觅杳无三。[3]
    黄泉碧落求真諦,加减乘除谈笑间。
    注:
    [1} 这首诗都是为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教材写的“章头诗”之一。
    [2] 李尚志,数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
    [3] 尺规作图只能将数域不断作二次扩张,永远也不能包含不可约三次方程的根。这是证明三等分角不可尺规作图的关键。

   评论:
    此诗为七律,对仗工整,押韵合仄,可见作者有相当的古诗词功底。但个别词语似可推敲,“黄泉碧落”一词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用在这里与“求真谛”似乎搭配得不是最佳。

   诗的长处在于抒情,短于论述科学道理。数学诗莫不如此。真正的数学诗,是从事数学工作的人,用意识流的方式,巧妙地借用数学里的概念和法则,自然地写自然的景,或抒自然人的情。
   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数学诗,就像现代的打油诗一首,诗的成分少,打趣的成分多。有的则既有趣味又有意境。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以诗的形式写出了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里数学诗打趣的成分居多。
   又如,宋代理学家邵康《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有人把它归于数学诗。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自然数,层层递进,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此诗属于既有趣味又有意境的上乘之作。
   本文列举的李尚志的诗,既有说理的成分,又显得雅趣,应为佳作。数学诗的注释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本诗没有注释3就让人云里雾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