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对奥赛涉猎很少,但我深知奥赛数学具有难度,需要技巧。同时我关心的是,如何用口头语言通俗易懂地把它表达出来,如何用条理清晰准确无误的文字语言(含数学语言)把它书写出来。最近我在从事教学活动中,遇到一些数学奥赛问题,我正在作这方面的尝试。
题目:给定两组数:A组为1,2,3,…,100,B组为12,22,32,…,1002,对于A组中的数x,若有B组中的数y,使x+y也是B组中的数,则称x为“关联数”.那么,A组中这样的关联数有
个.
讲解:
首先我们理解题意.
A组是前100个正自然数,B组是前100个正自然数的平方.
什么叫“关联数”呢?我们随便挑出B组中的两个数a和b(a>b),如果它们的差是A组中的数x,那么A组中的这个数x就叫做关联数.
例如在B组中挑出22和12,它们的差:22-12=3,3是A组的数,所以3是一个关联数.
现在要问:A组中的关联数有多少个呢?
下面开始研究它的解法.
既然是从B组中挑出两个数,然后相减,那么,如何挑选自然,就成为首要的问题了.
我们先从最特殊(也是最简单)的情形挑选吧,那就是相邻的两个数:
22-12=3,
32-22=5,
42-32=7,
…
492-482=97,
502-492=99,
以上我们穷举了相邻两数的所有情形,可以看出A组中的关联数是3,5,7, …,99,共49个.
我们再在B组中挑选相隔一个数的两个数吧:
32-12=8=4×2,
42-22=12=4×3,
52-32=16=4×4,
…
252-232=96=4×24,
262-242=100=4×25,
以上我们穷举了相隔一个数的两数的所有情形,可以看出A组中的关联数是8,12,16, …,100,共24个.
接着,我们要考察相隔二个数及更多数的两数的情形.
如果仍然运用以上的“穷举法”,那可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引入数学记号是必须的了,因为数学符号具有一般性。
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想到,令A组中的数x=a2-b2,且y=b2,则x+y=a2,完全符合题意。这里,1≤b
又由x=a2-b2=(a+b)(a-b)≤100,因a+b、a-b同奇偶,故a+b≥(a-b)+2.
(注:⑴当我们挑选相邻的两个数时,即若a-b=1。此时,因a+b为奇数,且3≤a+b≤99,于是,a+b可取3,5,7,…,99,共49个值;⑵当我们挑选相隔一个数的两数时,即a-b=2。此时,因a+b为偶数,且4≤a+b≤50,于是,a+b可取4,6,8,…,50,共24个值.)
当我们挑选相隔二个数及更多数的两数,即a-b≥3时,这时又要分为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①若a-b=奇数,则a+b=奇数,而x=a2-b2≥a+b≥3,归入(1).
②若a-b=偶数,则a+b=偶数,而x=(a-b)(a+b)为4的倍数,且a-b≥2,a+b≥4,故x≥8,归入(2).
综上所述,A组中的关联数共有49+24=73个.
后记:这道题不难.要把它对初中学生讲清楚,首先是帮助他们理解题意,理解成为B组的两数之差应在A组中,这样就为后续的分析开辟了道路;其次是符号的引入,这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繁琐的讨论(穷举);另外,入题时的穷举是非常必要的,大家不是天才,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用数学符号抽象地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