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七届初数会参会札记
大罕(王方汉)
之一:深圳印象
2009年8月7日,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深圳,参加全国第七届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
深圳宝安机场门口就有327路班车,一小时车程到达水上乐园。再换乘的士,到达学苑宾馆下榻。
一路上,只见宽敞的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色,此起彼伏的高楼,连绵的青山,川梭而过的汽车。倚山的城市,绿色的城市,忙碌的城市。这是我对深圳的第一印象。
收拾停当,就与福建的两位老师匆匆外出,一睹深圳的夜景。65路车姗姗来迟,乘客寥寥无几。半个小时后到达华强北商业街。
街面不算宽,店铺一家挨一家,虽不算接踵比肩,但满街是人。女人商店前的车站上,公交车一辆接一辆,互相紧逼着,动弹不得。小轿车混在其间,相互抢道。与来时的65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挤车的人特别多。地面上纸屑不少。人们随便横穿马路。路边的治安人员不少,可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几个小青年扭打起来,一人被摔倒在地,另一人用力蹬踏,被打的人揪起身来慌忙逃窜,一群青年在后面追逐。社会秩序有点混乱,这是我对深圳的又一个印象。
手机商店最为抢眼了,么喝声不绝于耳。我们进得一家去。最时髦的触摸屏的手机,很大气,功能齐全,开价只有580元,原来这是山寨版的手机。买山寨机是需要眼光的,而我们正缺这个。没有打算买它,可又佯装要买,问这问那,还与商家讨价还价。
其实这两位老师是一对伉俪,在路上我不时为他俩的关系纳闷呢。女老师的同学打来电话,要我们在路边一个地方等她。过一会儿,一辆宝马车驶到我们跟前。开车的是女同学的老公。两对小夫妻,加上我这个电灯泡,却也十分融洽。夜色蒙蒙,情意浓浓,开始了驾车浏览的美好旅程。
车子转一个弯,就进入了深南大道。据同学介绍,这是深圳的主干道,集深圳的繁华与优雅于一路。何香凝画馆,世界之窗以及二十多年前深圳的标志性建筑都在大道的两边。一路驶来,霓虹闪烁,流光溢彩,歌舞升平。
二十二时许,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我们进了一家咖啡厅。这家小店虽不够气派,但装修得质感突出,层次分明。朦胧温馨的氛围,激发了男主人的聊兴。他说,别看小小的华强北路,巴掌大的地盘里有二十万人在这里上班,每天的成交额在十亿元以上。他还给我们介绍了深圳的商业模式。游击战,薄利多销,肯于吃苦,这是深圳人的共同特征。数以百万计的深圳人,正是靠着拼搏精神,和灵活机动工作作风,让这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我对深圳的更深刻的印象。
会议议程是紧张的,很快大会闭幕了。可是,几乎可以说没有来过深圳。整天呆在宾馆里,哪来时间参观鹏城?8月10日上午九时,乘坐出租车径直前往世界之窗,作一短暂停留,拍几张照片,平衡一下心理。随后直奔机场,返回上海。
之二:学术明星光临大会
与历届学术交流会相比,全国第七届初数大会是头面人物最多最重的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先生,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单墫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英伯女士出席了大会。他们的光临,使得大会蓬荜生辉。
初等数学研究被认可,能在中国数学会里占居一席之地,没有数学权威的支持是万万不能的。从这一点来说,本届是进了一大步。特邀嘉宾在大会上作报告,是对我们事业的具体支持。
张景中院士的报告,准备得非常充分,讲演稿映现在大屏幕上,非常清晰。可见他是一个十分认真、十分严谨的人。他讲的是不用极限的微积分,微分不微,积分不积,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报告,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
单墫先生是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的功臣。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有一种把奥数比做“黄、赌、毒”的一派胡言。单先生回顾了国际和国内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历史,说道:奥数得金牌与产生数学家,这两种之间既不是充分条件,又不是必要条件,并举例说明。
首都师大张春荔教授报告的是平面几何的教学意见,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给大家以启发。他还对数学竞赛作了精彩的补充。
著名特级教师杨之先生的报告,简短,质朴,可亲可信。他讲了他个人研究初等数学的体会和打算,精神可嘉,此可谓老骥伏栃,壮心不已。
张英伯教授的报告最受大家欢迎。她把密克圆问题娓娓道来,最终以复数工具加以完美解决,开阔了与会者的眼界,极富说服力和亲和力。这里有一件小故事:一次偶遇张教授,电梯里只我们俩人,气氛有点尴尬。这人好面熟啊!她穿着朴素,我一时想不起她的大名。于是我寒暄道:您大会上讲得很精彩啊。她微笑着,点头致意,呵呵应诺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和谦和,让我从心底佩服这一位女性学者。
之三:大罕朗诵数学诗
2006年8月,第六届初数会在武汉召开时,我带有几份数学诗的打印稿,分发给几位要好的朋友。没想到受到好评。
写诗歌和散文,是我近几年的爱好。写诗多了,自然与所做的专业联系起来,就写成了数学诗。数学诗,既要有诗人的情怀,又要有数学的意境。它是一个杂交的品种,是诗歌的另类。数学诗分古体和现代体。目前国内写现代体的人少之又少,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古体数学诗,国内写它的人则很多,湖北孝感的万尔遐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古体的数学诗诗人。
三年后,2009年8月9日上午,第七届初数会进入第二天,大会后分小组发言。我讲什么呢?准备的论文《空间闭折线的全曲率》当然可以讲。或许是听了华南师大研究生同学的论文简介,受到年青人的感染,在召集人萧振纲教授的点名下,我即席发言,对青年人大加鼓励,还兴致勃勃地朗诵了我早年的诗作:
游井冈山有感
书生闲暇井冈游,不等相等万事休。黄洋茨坪闭折线,明知为零痴心求。
当天下午,大会给我安排了五分钟发言,发表迟到的贺诗。会场气氛不错。意犹未尽,于是我朗诵了“我的向量”,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的向量
给你一个方向,
你就成为我的向量。
给你一个坐标系,
你就在我心空飞翔。
给你一个基底,
带着我,征途启航。
繁复的几何关系,
变成纯代数的情殇。
优美的动态结构,
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哪怕山高路远,
哪怕风雨苍茫,
不管起点在哪里,
你始终在水一方。
啊,我的向量,
你是一股力量,
溶进了我的身体,
在我的血管里,
静静地流淌!
PS:
说到数学诗,有一件事不能不提。江西省赣州市邱礼明是大罕的粉丝。这一次我们在深圳幸会。他告诉我:他专门为学生作过一次数学讲座,题目就是数学诗。所用基本素材就是大罕的《试论数学诗与现代数学诗》,讲座中引用了大罕的多篇数学诗,如《我的向量》、《我的人生不等式》、《绝对值》、《曲线》等,很受学生欢迎。
之四:兜售之尴尬
早在大会前的一个月,大罕就将100本《五角星•星形•平面闭折线》寄往深圳。由孙文彩老师接收,并运往大会所在地。指望这本自费出版的内容比较偏僻的纯学术的数学小书,能在离它距离最近的人群中销售一部分,以弥补经济上的前期付出。
事实上,我的期望值过高了。遇到的实际情况是:
作为大会资料,那是不行的;
在大会上宣传一下,也是不行的;
在会场上找个地方售书,更是不行的。
怎么办?难道千里迢迢寄来的书,又要千里迢迢地如数寄回?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好在开会之前,我与华南师大的吴康有过短信交流。他给我一道选择题,三个选择支:一是全部销售;二是全部赠送;三是部分赠送、部分销售。我选择了第三支。
会期很短,两天的时间,必须把此事处理好。我把遇到困难一事给吴康面谈了。他说:“这事好办!你把住的房间告诉我,我派人取赠送的书,销售的书,我在大会上说一说。”
吴康,精明强干的中年人,脸上总带着微笑,一口带有粤腔的普通话。他是华南师范大学付教授,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付理事长。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200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这里正召开第四届全国初数会。之后我们之间一直有通讯来往和诗歌唱和。他总是替别人着想,每次我打电话过去时,他总要我把电话放下,由他打过来。此事虽小,可见此人的厚道。2006年第六届初数会时,我们还相约,由我写词由他谱曲,合作一首歌曲。
他的表态,让我心里踏实了些许。可是,时间紧迫,即使有人想买,哪有毅力找到房间里去啊?还是摆个摊子最好。
我第二次找到吴康,此时他已经是忙得不可开交了,但我不得不找他。摆摊是需要人的。找谁?只有找赞助单位邦德派人啊。吴康又找来邦德的黄老师,请求支持,黄老师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就是闭幕的日子。眼看100本书肯定是兜售不完的,还是要面临将剩书寄回的问题!
初来乍到深圳,连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宾馆附近,哪里有邮局?不得而知。我已做好打算,第二天下午不参加会议,请的士司机把我送到附近邮局,将这堆受人泠落的书寄回上海。
晚上遇到吴康,我第三次跟他谈到书的后事,如何如何。他说:怎么要您亲自跑路把书寄走呀?!我派一个学生,帮你做这事。说毕,打了个电话。一位研究生立马赶到,他把此事交待给学生了。吴康老师自己掏钱,一口气买下了十二本书,赠送给他的学生,好不令人感动。
什么是朋友?在危难时刻鼎力相助,这就是朋友。
感谢登门购书的朋友,我记不全他们的名字,其中有湖南的贺功保、赵优良、湖北的陶楚国、贺斌,辽宁的李明,江苏的陆玉英,河南王振宝、广东的王远征
…,以及在摊位上购书的不知名的朋友。
PS:文中的研究生叫周峻民。他已将剩余的50本书从深圳寄出,并垫付了邮费。当我问及邮费多少时,他回短信说:“王老师,您客气了,费用不多,请勿放在心上。这是学生应该做的。”
之五:庞大的理事会机构
当老师的知道,有时给调皮的学生一个小官当当,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理与此同,成年人以及成年人中的名人,何不如此?
全国初数会第二届理事组织机构产生了。这是一个庞大的理事机构!顾问10名,理事长1名,常务付理事长1名,付理事长6名,秘书长1名,常务付秘书长1名,付秘书长9名,含以上人等的常务理事共105名,理事若干从略。
从1990年首届初数会的筹备算起,中国初等数学研究组织从无到有,从几个人串连到不等式、折线、绝对值方程研究小组,到筹备小组成立,到初等数学研究会的诞生,历经二十多年,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初等数学研究会,目前还处于“民间”状态。
一项事业,在开创阶段,有更多的人为之奔走呼号,为之摇旗呐喊,是至关重要的。理事会名单中的人士,他们都在一段时期内对初等数学研究兴趣过,有的是自始至终,有的则是偶尔为之,也有的一次也没有参会。但为了壮大队伍的需要,为了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理事会的核心层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容,广纳贤士,这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承蒙抬举,大罕这一次当选为“常务理事”。在这个时候,不禁想到故去的曾经为湖北省初等数学研究事业作过杰出贡献的刘楚炤老师。
那是1993年,第二届初数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湖北省参加大会的有刘楚炤、大罕、甘大旺等人。楚炤兄时任湖北省数学会理事,与省内数学界的名人有着一些联系,他还是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付校长。当年的楚炤,风流倜傥,风趣幽默,精力充沛。从长沙归来,由本人起草了一份报告,在汪江松老师的支持下,随同楚炤拜访过相关人士,楚炤他还在理事会上郑重地提出此事,但是,没有被认可,初数会遂以流产。刘楚炤先生英年早逝,是中学界和初数界的巨大损失。每每念及,痛惜不已。写这一段文字也算是纪念。
之六:初数会,年年开!
初数会从京津闽几人的筹备到深圳108将的理事,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在第七届闭幕式上,大会宣布,下一届(第八届)将于明年(2010年)在沈阳市举行。据悉,第九届、第十届的城市已基本确定,于2011年、2012年先后在西安市和厦门市举行。
全国初数大会,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年年要开啦!
有两种反应:
反对的意见:年年开,不好。一是论文准备不及,二是单位报销困难,三是这些城市开完了以后怎么办?
赞成的意见:年年开,很好。有人承接大会,说明初数会影响越来越大,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论文你准备不及,有人准备得及;你不能报销,有人可以报销,还有人愿意自报自销。这些城市开完了,到时候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承办全国性的大会,是需要实力和勇气的。第四届赣州大会上宣布,第五届将在湖北宜昌市举行,就是因为武汉有实力但缺乏勇气而易地的。后来,武汉有勇气了,把举办权“夺”了回来。于是,2006年第六届大会在武汉市如期召开(湖北大学与宜昌市教研室合办)。第七届大会定在深圳市举行,可谓有勇气的表现,可是一度感到实力不足,后来邦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揽了,多云转为晴天。
如今有几个城市争办初数大会,肯定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初数大会成为香饽饽,大家都喜欢!
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不过三年的光景,正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只有几个省成立了初数会,多数省都没有成立,有的还遥遥无期。初数研究事业还处于开创时期。
这是一个非常的时期。非常时期也是特殊的时期。特事须特办。庞大的理事会队伍,年年开大会的来势,算是特事特办吧。一俟全国初数会被纳入正册,省级初数会名正言顺成立,那就算步入正轨了,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此说来,一些看似奇怪的现象,就见怪不怪了。而且,不仅不怪,还会体味到初数会核心层的“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拳拳之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