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cnwest.com/attachement/jpg/site1/20080207/001372d8a3e009149bee1d.jpg
失败的2008年春晚小品--《火炬手》
撰文/大罕
大年三十晚上,第一次看赵本山等表演的小品《火炬手》。这个小品,实在不敢恭维。
第一,故事的真实性为0%。奥运会在我国举办,全民关心,极小数具备条件的人竞当火炬手,这些都是真实的。问题在于,八十高龄的一对夫妇,牙也没了,说话也不关风了,步履蹒跚,神经兮兮,这样的人竞当火炬手,岂有可能?这不是对老百姓爱国热情的歌颂,而是一种嘲讽。而且,这样年龄的夫妇相互间竞争两个名额中的一个,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更有甚者,他们的竞争居然从现实生活中延伸到网上,岂有可能?当然,滑稽是可以的,来一点荒诞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滑稽,这样的荒诞,如果建立在子无虚有的事实之上,只会让人们冷静后产生一种厌恶。
第二,“经典”台词并不得体,致使全剧缺乏亮点。
“奥运火炬手的腿--火腿。”
经典二字是笔者加上去的。之所以这样称呼,从这句台词的刻意铺垫可以看出:
“赵:干啥呀?
宋:你说干啥啊?记住,伸左手是上水,伸右手是闭嘴,跷左腿是揉腿,跷右脚是亲嘴,听见没?
(宋丹丹跷左腿,赵本山蹲下揉腿)
赵:老伴儿啊,和你说个事儿,一会儿到现场吧,别让我给你揉腿行不,给我留点面子。
宋:珍惜机会吧,等跑完火炬手,你再想碰这条腿你就碰不着了。
赵:咋地了,这腿它还能跑没了?
宋:这是什么腿?
赵:寒腿。
宋:错,这不是一条一般的腿,这是一条奥运火炬手的左腿。
赵:那是火腿!一会儿我再给你揉揉肚子,凑盘火腿肠。”
奥运火炬手的腿与火腿,相去十万八千里,把两者硬是放在一起,可谓胡拼乱凑,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
至于另一句“经典”台词“这辈子,你不欺负我,我简直都没法活”,很一般化。
优美的,打动人心的,才会流行。我可以肯定:这两句台词,一定不会成为2008年的流行语。
第三,表演过于夸张。相比之下,笔者更喜欢刘流饰演的主持人一角,从容,恰切,不愠不火,甚至让人看着真的以为是主持人了。
白云与黑土,年事已高,希望他俩淡出舞台。
媒体们,少炒作他们为妙。
2008-2-7,大年初一,于上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