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
(2013-05-16 10:22:18)
标签:
学生会意识全过程速度小报教育 |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知识回顾、
梳理板书
一、知识回顾、梳理板书
(1)知识回顾时,让学生看书梳理知识,把与这个知识相关的知识点罗列,举例说明,整理出来。
(2)指导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网络,教师通过板书清晰地展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重点提炼、查漏补缺。
三、巩固综合、趣味提升。
四、全课小结、提炼方法。
我将分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二、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
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四、对教法、学法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1)对教材的理解。
《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意图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比例尺及其应用,在后面的“空间与图形”中进行复习。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2)学情分析
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知识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教学目标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1)回顾梳理、以清晰板书为载体构建知识网络;
2)重点提炼、以典型问题为桥梁完成查漏补缺;
3)巩固综合、以实际运用为契机实现能力提升。
这样的设计充分把握复习课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与整理的全过程 。
四、对教法、学法的理解
这节课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会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梳理板书;重点提炼、查漏补缺。
1、看-------仔细看书、回顾旧知;
我们跟随着书本一起回顾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看大屏幕)
通过看书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2、理----梳理归网、,主题内化。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一起来整理这部分内容。
例4: 李阿姨是一位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能剪出72张剪纸;节日期间,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剪出96张剪纸。
解决问题:(1)、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比。
学生交流: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板书:
|
|
一般方法 |
结果 |
|
求比值 |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
|
化简比 |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
求比值、化简比
小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
b分数比化简一般用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后项,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什么叫做比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除了可以利用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根据学生的交流完善板书
解比例
0.4 : X=2 :
7
引导学生明确:算术法与列比例方法的区别在于列比例只用到一个关系式“工作重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思路简捷。而用算术法解,除了用到上面这个关系式,还用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思路转折多一些。关于正反比例的知识下节课再做具体的复习和梳理。
3、辩------典型问题、纠正点拨。(辨析错误,理解概念)
(1)、化简比:24:0.8=24÷0.8=30
(2) 、500千克:4 吨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25:1
(3)、3:8的前项加上9,后项也加9,比值不变。
(4)、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9
(5)、同一段路程,甲车行完要4小时,乙车行完要6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
数学的复习课,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主要是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用复习整理小报的形式进行整理的。在这一过程中,我适时的突出了“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还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四个主要问题,接着师生共同梳理建构知识网络。以师生问答互动的方式梳理出网络图。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1)、螺旋上升,加强整合
1、把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
2、2/3:6的比值是(
3、化简比。
4、如果a×3=b×5,那么a:b=(
(2)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王叔叔和周叔叔是好朋友,他们俩合伙开了一个儿童玩具店,店面房产属王叔叔所有,年租金3万元,两人各拿出6万元投资,到年底共创利7.5万元。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各分多少万元。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课堂练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今天的练习设计,我把握住学生对知识点易混淆和疏漏的地方,及时进行点拨和提醒,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准确扎实;并且综合了比和比例的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正确运用。我设计了重点围绕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掌握和深化,比的分配的有关知识,题型知识面全,灵活度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样好的复习方法?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包括学习心得,学习方法,以及以后努力的方向,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感受到通过知识对比复习,能很好的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