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西南大门“路瘫”的“历史思考”

(2009-05-19 18:17:03)
标签:

财经

上海

西南大门

路瘫

历史思考

                  上海西南大门“路瘫”的“历史思考”

                   鲁宁:2009年5月20日东方早报社论

莘庄----上海通往江浙的西南大门,沪杭高速公路进入上海市区的主要交通枢纽。本周一起,沪杭高速公路莘庄至新桥段全线封路,导致以莘庄为中心的上海西南大门引发整体性“路瘫”。

综合本报记者现场报道及昨日“990早新闻”披露的资讯,本周一,进出“路瘫”区域的车流与平时早晚交通高峰的车流大致持平,导致路瘫”的直接原因大致有三:其一、许多司机包括私家车主对封路缺乏思想准备,走绕行线路又不熟悉周边路况;其二、交管部门事前准备的交通疏导方案与车流绕行的实际分布存有较大偏差;其三、引导车辆绕行的指路牌从数量到设置位置均与实际需要没有完全对上号。

上海西南大门交通流量很大,当江浙进沪车流,外省过境车流,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本地车流,松江、九亭一带市郊大型人居社区的私家车流同时汇聚时,上海西南大门早晚交通高峰出现“路瘫”几乎很难避免,由此给市民出行带来的麻烦和不便。当然,假如交警和交管两大部门,能在事前把交通疏导方案及实时调整预案做得更妥贴,“路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许会小一些。

沪杭高速公路莘庄至新桥段全线封路,目的是加快该高速公路上海境内段的扩容进度,即从现有双向四车道扩容至双向八车道,封路系不得已而为之,属于“长痛不如短痛”的次优选择。识者所知,上海位居长江口泥沙冲击平原,系典型的软土地基,而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有一个自然沉降周期,也就是说,此段高速公路的施工期限不是一味赶工期能人为缩短的。这就意味着封路施工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西南大门的“路瘫”难以在短期内消解。然而,市民包括进出西南大门的外地司机也当相信,随着“临时交通组织方案”在实际运行中逐步磨合完善,“路瘫”症状会有所减轻。而要消解“路瘫”,则须等到整条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全线扩容至双向八车道完工之日。

天气越来越热,行车人堵在路上难免“血压升高”;烈日下,疏导车流的交警和交管人员更不容易,彼此体谅、将心比心、听从指挥、服从管理在整个封路期间尤显必要。大家不妨往深处想,这时候,行车人的不便和交管人员的“额外辛苦”,其实都在为“一段历史”埋单----早年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建设上海人过于“精明”之“单”:

沪杭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于19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车流量提前超过最大设计容量,浙江人果断将浙江段全线扩容至双向八车道,可上海段却迟迟不见扩容举动。不仅如此,沪宁高速包括其余江浙两省连接上海的高速公路都长期存在一进入上海境内就“肠梗阻”的现象。何以如此,难道上海人缺乏打通“肠梗阻”的资金?当然不是。

置于周边省份主动提出接轨大上海这一历史背景下,上海人多多少少担心,一旦“城门大开”,上海的存量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均会加快“外流”,而上海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制造业及高科技产业发展、生产服务型中高端第三产业培育,均处于半生不熟或青黄不接的转折时期,于是,甭管周边省份急盼上海消除“肠梗阻”,但上海总是慢上半拍、一拍甚至数拍......

不可否认,开放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定时期开放超过一定的度,有可能“刺伤自己”,但事物(发展)从来是辩证的,开放亦是一种“倒逼机制”,于上海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乃至城市功能转型,恰恰亟需通过“城门大开”主动引进来自周边省份的“压力”.......

历史不可追,通过揭示尘封于沪杭高速公路背后的一段“历史故事”,以及针对“路瘫”作点“历史思考”,人们已当明白,其实“路瘫”所造成的不便终究事小,观念滞后所造成的发展机遇错失事大。

结合“路瘫”作“历史思考”还须是“发散型”的。若能以此作契机,将“历史思考”扩展至事关上海开放发展的更多领域,继而拿出新的开放作为,那将为上海未来的发展平添新的动力,创造新的历史机遇。赶紧拿出实际行动,犹晚而未晚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