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夺命轿车致癌碗  质量监管真无奈?

(2009-04-21 20:47:38)
标签:

财经

夺命轿车

致癌碗

监管腐败


                  夺命轿车致癌碗  质量监管真无奈?

                  鲁宁:2009年4月22日东方早报社评

昨日,凯美瑞轿车刹车系统存在足以夺人性命的严重设计缺陷问题,在生产商广汽丰田刻意隐瞒2年多后,终被央视“新闻30分”揭露。如此足以致命的质量隐患,涉及2006年至2008年2月期间已出售的26万辆凯美瑞轿车。

我国于2004年起正式施行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于情于理于法,凯美瑞轿车既然存在如此重大质量隐患,当立即启动缺陷汽车召回程序,主动为数十万车主消除隐患。但如果主动“纠错”,按每台轿车更换相关零部件须支付3000元成本计,广汽丰田将遭遇8亿元的“巨额损失”。

于是,广汽丰田明知凯美瑞存在致命安全隐患,却长期隐瞒真相,一方面于2008年3月偷偷修正了设计缺陷,另一方面则仅对主动上门做例行维护的车主,悄悄更换刹车的相关零部件。央视的报道认定,广汽丰田之恶劣行径,已涉嫌严重违法犯罪。

依据《产品质量法》授权,国家质监总局负责轿车在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长长的2年多时间,问题汽车数量之巨,面对不断增多的由车主直接向各级质监部门的投诉,国家质监总局之麻木,如之前在处置三鹿奶粉时如出一辙,岂止是又慢了一拍!

若说凯美瑞丑闻涉及的厂家劣行和监管者的麻木令人惊心,那么,联系近日各大城市平时销路平平的瓷餐具突然销路大增----已持续发酵近一周的致癌仿瓷碗(俗称“密胺餐具”)事件,更是再一次触动了天下百姓早已十分脆弱的“食卫安全神经”。

仿瓷餐具在各地餐馆、家庭中盛行。有孩童的家庭,几乎家家都有数量不等的仿瓷餐具供孩童使用。然而就是这种美观、耐用的仿瓷碗,不法厂家却大量掺入含致癌物质的原料脲素甲醛树脂(与使用安全原料相比,每只致癌仿瓷碗的利润可增加5倍)。

仿瓷餐具的生产标准属国家强制生产标准,故而,质监总局对仿瓷餐具的生产制造实施行政许可制度。然而,令质监总局难以面对舆论的是,仿瓷餐具国家质量抽检的合格率不足两成,使用致癌原料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非法暴利,其猖獗程度与奶粉行业普遍使用三聚氰胺提高所谓奶蛋白含量一样触目惊心,不仅整个仿瓷餐具行业内无证企业普遍使用致癌原料,就是经质监部门行政许可合法生产的持证企业,大量掺入致癌原料之做法亦属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然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质监部门非但用“一次性发证”替代或部分替代日常监管,更有甚者----譬如问题特别严重的广东东莞等地,省质监部门的负责人尽然声称“之前的抽样检验未发现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情况”。

致癌仿瓷碗碗让百姓人心惶惶,黑幕越撕越“碎”,不得已,国家质监总局只能再放马后炮----在全国展开为期一月的致癌碗专项检(排)查执法运动。

监管乏力,行政执法欠作为,导致质量危机、食品安全危机、公共卫生危机,一场接一场上演。

乱世不敢用重典,法律软弱,执法指导思想过于强调中国国情,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太轻,行政不作为的官员受轻微处罚后居然照样异地当官甚至反而提拔升官,人命关天----保障百姓安全健康自然成为空话、大话、糊弄舆论的话。

行政问责后反而升官的实例枚不胜举,仅近期发生的就涉及质监总局的司局级官员,家喻户晓不提也罢。举一个隐瞒汽车质量缺陷的处罚笑话:《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制造商故意隐瞒缺陷严重性的,由质量监督行政部门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呵呵,拿此行政法条“套”广汽丰田,一旦隐瞒致命质量缺陷被揭露而受处罚,最多支付3万元罚款;若隐瞒成功,最多可“节约成本”8亿元。如此罚则----难怪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铤而走险。

夺命轿车致癌碗,质量监管真无奈----不!这绝对不是“真无奈”,只要痛下决心用重典,不敢说问题能根治,至少局面会大大改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