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评论的力量是讲理》

(2007-12-05 21:29:42)
标签:

时事评论

 

        《新闻评论的力量是讲理》

              鲁宁

本周三,12月4日出版的《决策》杂志所发《2007全国百强县评比取消发布背后》的文章,成为时评作者写作新闻时评的热门选题。第二天,国内纸媒的相关评论包括《取消百强县评比,好》、《百强县评比早该取消了》、《惟GDP论的百强县评比早就该停》、《取消百强县评比是怎样的信号》等。

我是当天下午从“新浪评论”的头条位置看到上述评论的。它们被做成一个“专题”,以显示当天这组评论的分量。

然而,细读《决策》杂志文章,由国家统计局于1991年开始组织、到去年已组织过9次的百强县评比并没有被取消,而是暂不发布,其字面含义充其量是暂停评比罢了。

新闻评论就有评论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讲究反应快捷是对的。但快只是衡量新闻评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的一般要求,而不是衡量评论本身是有否社会价值的核心条件。

谓评论的社会价值亦即评论的力量所在,我以为,最核心的一条是讲理。

以讲理作为尺度,支撑上述评论的若干核心观点是有硬伤的,由此得出的结论自然在逻辑上说服力不够,因而难以服人。具体哪家报纸所发评论的哪个观点的逻辑说服力不够,我不作对号入座式点名评价,我只就观点本身发表若干个人看法:

一、“关心百强榜的地方政府却很少顾及到‘唯指标是从’评比下的传统发展路径的后果。”仅凭我2000年以来对长三角十数个百强县的调研式采访所收集的各种信源和事实,这个说法有点武断,至少不够客观。事实是,不同发展阶段县官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认识的进步反映和致力于发展可持续的主动哪怕被动的应对举措比比皆是。譬如2004年我去江苏昆山采访过4天,当地招商引资早就不是“装进篮子都是菜”,不光项目选择要与现有产业是否配套和连动发展作为首选,而且对“亩产量”(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投资产出、税收、就业岗位)的强调近乎于苛求。

二、“调查显示,大多数百强县的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正以惊人速度增加,以致每创造1亿元GDP所需要的投资已由十多年前的1.5亿元普遍提高到目前的3亿元以上。”作者引用该调查结论只是其中一截,亿元GDP(产出)与所需投资等两个元素,并不能直接证明“能耗物耗以惊人速度增加”。投资是一次性的,产出是连续性的。投资增加意味着百强县普遍的产业技术层级在提升级,恰恰是产业进步带动经济结构优化之结果,此乃经济学常识。

三、“百强县评比取消,缘于‘太湖悖论’,这个聚集了三分之二百强县的区域因为太湖水环境危机而成为环境污染的典型。”此判断将太湖污染原因扩大化,首先,长三角百强县沿太湖分布的不到总量的四分之一;其次,太湖污染主要元凶并非只是工业污染,很大一部分是生活污水及河鲜养殖污染所致,背后是市场对水产品的刚性需求。

四、“如果各地都像义乌一样大建小商品城,或者像绍兴一样以纺织为主业,由此带来的必定是在小商品市场上画地为牢。”上述判断只能说明作者没到过百强县作实地考察和调研,凡是我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到过的百强县,其块状经济皆自成一统,各具特色,没有一个县主打产业是另一个县的“克隆版”。

篇幅所限,我不再例举种种似是而非的判断。我只想说,百强县发展过程的确走过弯路、存在无序、出现了种种非理性,但这不是百强县发展之主流。对各种非主流的问题,百强县普遍地早于非百强县自主纠偏。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展理念,百强县这两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它依然是引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最后,回归于新闻评论写作本身,只有讲理的新闻评论才具有开启社会心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和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