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豪宅十年隐秘曲折史

一、紫檀山,公园海
2009年初秋,微雨之天,在金沙滩旁边的一个简易办公室里。一群广东来的原星河湾的操盘者们,在一位富态的中年女子老板的带领下,信心满满,目标明确,准备打造黄岛第一豪宅。
刚开始,女老板对他们很好,给他们住自己的房子,给他们用紫檀的家具。
女老板姓李,做红木家具起家,颇有人脉关系,能拿好地。只恨青岛尤其是黄岛,山海如此之美,竟然无豪宅,竟然让她的紫檀无房与之相配,于是发心愿,要打造第一豪宅、
李老板没做过房地产,她相信关系能摆平一切。最重要的是,李老板的资金跟不上她的雄心勃勃。于是就起来了很多矛盾。李老板渐渐的觉得广东这群人不行,就闹翻了,把他们赶走了。
后来又招聘了一批人之后,用了一段时间,依然觉得不行。又换了一批,觉得还不行,再换了一批。如此循环往复,整个公司常年处于强烈变动状态,人员如走马灯。这样的团队打造的豪宅,你可以想象。
终于项目要开盘了,定价四万一平,两百平的户型,总价八百万。然后就滞销了,死活卖不动,市场无人认可。
艰难局面下,广东来的开发商利海集团成为项目大股东,改名叫公园海。下决心半价卖,一举降价400万,创造了青岛楼市最高降价记录。即便如此,也只是零星卖了几套,然后利海集团也出现资金链断裂。为了项目主导权,两家争夺激烈,上了报纸头条。然后更多的债主出现了,项目出于一片混乱中。而售楼处一片沉寂。
一直到2017年11月3日,紫檀山地块上了法院拍卖,青岛卓越集团以15.64亿元低价接盘。转过年来,卓越把剩余土地一并摘走,十年了,这曾经的第一豪宅才算尘埃落定。
李老板十年折腾之后,豪宅梦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懂行玩不转,可谓教训深刻。
二、金沙滩,随侯珠
沿着金沙滩海边继续向西走几百米,这里寄托了另一个女老板的豪宅梦。
很多年前,那时候房展会还很兴盛,而黄岛楼盘的价格普遍都在几千块,即便是现在占了学区房位置在二手房市场风头最劲的名嘉汇,也不过八九千元而已。忽然房展会上有个高调的项目,号称要卖到两万,给人强烈印象。
这个楼盘叫金沙滩一号。女老板姓魏。黄金地段,容积率可以自由选择,魏老板做了大户型,外立面用了大量高档石材,似乎太超前了,而又没有品牌支撑,导致一直滞销。以后几年,每次从海边路过,都见不到有人施工。
就这样一拖好几年,魏老板的时间是延迟对了,如今金沙滩一号的价格已经妥妥的拉上了三万加的价格,让人感慨,时间能解决一切。但是,到底品质 有没有跟上价格的涨幅,我们就不做评论了。
金沙滩东侧的沿海坡地上还有一块黄金宝地,鉴于金沙滩一号的艰难,魏老板无力操盘,把地卖给了海尔地产,那时是卢铿的时代,卢氏山海湾成功之后,一心要打造出豪宅,于是定名云海湾,前边做别墅,后边压高层。
但后来市场变冷,无论如何算不出成本,又把地高价转让给了著名的鲁信,于是变成了今天的随珠花园,取得山大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傅老板对自己的楼盘名很讲究,取战国珍宝和氏璧、随侯珠之意,所以在蓝色硅谷还有个和璧花园。
傅老板的特点是非常自信,外立面自己定,全青岛楼盘基本一个样子。广告自己定,一版报纸版面可以打几年不换。最要命的是,户型一般亲自设计,这样就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点。比如100平出头的面积,市场主流是三房一卫,傅老板一定会是两房两卫,比如160平以上,主流一定是四房两卫,傅老板一定是三房三卫。你如果研究个鲁信多个楼盘,就自然会得出结论,傅老板对卫生间有着深深的迷恋。
业内常说,鲁信的房子,即便你卖了,也不是你的房子,而是傅老板的房子,印记太深了。给傅老板服务的乙方,广告公司不需要你自己的创意,设计公司也不需要你自己的设计,按照傅老板说的做就可。
傅老板运气好,两个户型打天下,旁边的缦沙半岛140的洋房户型都艰难去化,忽然春风来了,这波地产热潮之下,都不是问题了。
更为关键的是,傅老板是第一个拿下了胶南房价推过万元的地王,据说他又亲自花几年时间设计了一个惊艳的产品,一直在完善中。据说也要做西海岸第一豪宅。
傅老板不是外行也有资金,但太任性。如果不是赶上好时机,如果没有鲁信的国有资本大树,他的几个郊区项目会很难受,不信你去天逸海湾看看。
三、涵碧楼,大公寓
五年前,在日月潭边的涵碧楼上,见到了台湾地产商乡林集团的赖老板,仪表堂堂,衣着端庄,清风吹过,水波不兴。
赖老板亲口讲述了前市长在下榻台湾涵碧楼后下决心将其引入青岛,又如何亲自带着他一路在青岛海边看了五个黄金地块的经过。而他舍弃了崂山前海,选了凤凰岛前还很荒凉的张屯嘴。
他认为,白纸可以画更美的画。但他确实不熟悉大陆的地产行业是怎么一回事,也没有聘用一个懂行的人,那怕是中层。
他其实后续还想在青岛拿地,还想在全国建设十个涵碧楼,但青岛涵碧楼一个项目就拖成如此局面,预算20亿,最后花了整整30亿。
更为致命的是,土地产权成为天生缺陷,他竟然不了解商业用地和住宅 用地的区别,因此所建别墅和酒店一样,都是商业产区,且无法改回。
他极为喜欢简约设计风格,并花重金请大师来设计,涵碧楼的设计确实也很征服人,审美比起傅老板,确实要高。但是别墅部分过于简约现代,难以符合大陆主流有钱人的口味。大陆土豪时代,喜欢的还是巴洛克的调子,找得销售又都是台湾过来的,很不熟悉大陆的市场。所以,一直难以销售。
后来冰冰和大黑牛一起来看房子,穿着恨天高,岛城一堆媒体蜂拥而至。又后来冰冰买了别墅,而这个消息内部泄密了,引起一场小风波。
再后来就是多事之秋了,你们都知道的。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冰冰和大黑牛的大别墅只怕也得出手了,估计折扣会非常大,当然因为是商业产权,税也非常高。
更为要命的是,涵碧楼的公寓面积也做成了三四百平,同样滞销。最后学习远洋一分为二,才趁着市场变热,卖给了不少市区的富婆们。
赖老板很用心,每个松树都是自己亲自选。但在开发上不接地气,对大陆地产不专业,成为巨大遗憾。如果他当初选择石老人拿地,涵碧楼的成本相信早已回收完毕。
四、万科来,翡翠系
因为过去已经形成的观念,大家把黄岛所谓豪宅都放在海边,几乎没有人想过在市中心做豪宅。如今,有人终于这么做了。
下面该轮到万科出场了。2017年,万科完成收购长江路上的柏林新城项目。这是一个本地开发商的失败项目,这个几年的大坑里也隐藏了无数故事和曲折。
不过正因为耽误了几年,正好成了CBD中心区域长江路上最后的住宅宝地。
所以万科决心借此机会,在国家级的西海岸新区做一个地标性的豪宅项目。因为产品系中最高端的翡翠系,于是定名翡翠长江。
万科的好处是有全球视野,王石同志的游学哈佛剑桥,有他的意义所在。而翡翠系是万科在进军旧金山、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国际著名都会之后,基于对国际高净值人群的洞察,凝聚各发达国家的价值追求、生活理念、社区环境和建筑特色,以全球化视野凝练国际化人居理念而形成的全新产品系。
而翡翠系的具体落地,是在豪宅林立的上海滩。几年前,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万科在黄金地块获取后,开始集合全集团资源和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案例打造翡翠系。
经过上海翡翠滨江项目的成功,为万科树立了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高端标杆,翡翠滨江单套货值最高达3.1亿元,超过汤臣一品将近1个亿。2015年,上海仅翡翠系产品就销售了108个亿,征服了沪上高端阶层。
做豪宅需要一个体系来支撑,需要无数的设计公司,产品提供商、需要开发商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还需要接地气,这恰恰是前边三家豪宅制造商难以具备的。
豪宅不是一天炼成的,也不是一个项目就能完善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是整个体系的修炼。
万科翡翠系先征服上海北京,再推向全国一二线城市,陆续取得成功。因为这背后蕴含着操盘者对每个城市高端人群心理的精准把握。这些细节无不直指生活中的种种真实需求,非常人性化,是对中国一二线城市做了无数个案例磨合才出来的结果。
当长江路上这四个超高层起来的时候,万科其实是将一个类似五星级酒店级别的家,给你安装在了黄岛CBD之上。期间有数家全球性设计公司参与其中,有几十家地产服务商提供资源支持,再整合了全国几百家最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才成就了翡翠长江的一系列标准。
朗道国际负责景观设计,曾做过哈利法塔的ALT负责幕墙设计,全球酒店设计第一的HBA负责室内设计,加拿大AAL国际负责建筑设计,这么一个仅仅629套大宅的小项目,全部由国际一流设计公司操刀完成,所以,你的审美水平越高,就会感到越相称。
在材料上,也是精选品牌。就说入户部分吧,德系精工装甲门,连门把手都是日本KAWAJUN小牛皮的材料;门下天然大理石材、门上美国西勒奇指纹密码锁;旁边还有室内一键呼梯系统让业主方便而省时。再比如厨房是中西双厨设计,配备德国柏丽橱柜和西门子烤箱、冰箱、油烟机等,及日立厨房专用空调、德国威能热水器、美国怡口净水器等名牌,这些都在交房时准确到位。
这些设计和品牌更符合年轻人的新生活潮流。或者说,三四十岁的人群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新事物,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审美。
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俯视唐岛湾,平视小珠山,整个城市尤其是长江路周边的写字楼都仿佛在脚下,超高层代表了城市的新高度,这让年轻人住起来更有意气风发之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大致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了解更多豪宅内容,请入问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