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摇完号,后脚马上闹;红岛装修乱,责任谁来担?

文章选自“百忍说”微信公众号
近两月来,你张老师发现,城阳和红岛楼市的局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为限价一直停留在前年的价格(城区8400惜福镇7000左右),导致与城阳的实际卖价差价达到了一倍多,有开发商甚至卖得都是毛坯房,价格也不低,但闹事的很少。
而红岛限价13000实际上是考虑了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定出的价格。只不过是为了保持签约价格的好看,特地把里边的装修价格都给抬到3800元。但正是这里埋下隐患,加上近期又集中摇号六七千套,于是出现了前头摇完号、后脚马上闹的奇特现象。
这让很多已经买不上价格的高新区开发商有苦难言,纷纷对精心制作的样板间严防死守,甚至直接砸掉拉倒。这到底是如何演变到这种尴尬甚至荒诞局面的?
首要的原因当然就是政府为了维持房价9000左右一直不涨的账面数字,特地把装修价格加大,以维持签约价和成交价之间的平衡。但这恰恰成为闹事业主们的把柄,他们振振有词,你既然标了3800,就不能按照千儿八百的实际装修成本价格来应付我,政府既然已经为13000做了主,也要为3800做主,至于开发商整个项目有没有利润,他们当然不关心,这是导致闹事的直接起因。
也就是说,如果高新区政府狠狠心把装修价格改为1800元,这些事基本就没了,因为没有闹的理由了。但这就意味着区域签约均价整体上涨2000元,这个庞大的涨幅谁来承担?中央可是一再强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所以,业主们闹就闹吧,这个锅你开发商背,你的囚徒困境自己去解决,我们政府的9000出头的签约均价数字不能变。
除了这个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间接因素,你张老师认为,是开发商尤其是媒体的责任。
我们看到,每当楼盘要摇号了,很多自媒体就在鼓吹某某楼盘毛坯起价7000多、起价8000多,把这个作为重点,拿这个实际上跟成交价毫无干系的价格来吸引眼球,撩拨这些准购房者,给他们种下一个极为便宜的印象,而当他们摇完号真正掏钱的时候,发现均价13000,马上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果此时有人带头,微信群里一拉,自然容易对开发商揭竿而起,前去声讨所谓的3800。
其实这个所谓的七八千的毛坯起价的宣传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你就是说均价13000,也照样有大批人员前来摇号,客户既然不愁,实在不懂某些开发商为啥还要画蛇添足给自己留隐患找麻烦?当然这也有部分公众号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的结果,但实在是暴露出自己的无知。
而有的早先低价拿地开发商的装修标准竟然不到500元,只是重点把厨房和卫生间装点一下,还号称京城来的。这也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实际上,高新区政府近期在拉高土地价格和加大人才公寓配建比例之后,13000的限价已经岌岌可危,开发商的成本实际上已经很难维持。
碧桂园等近期的几个高价地块的楼面地价都是5000多,而且都有40%的只能卖8000元的人才公寓部分,这部分肯定是要亏钱的。这个亏损也只能从剩余的60%的商品房中找补回来,而这60%的商品房又是装修限价13000,所以稍微了解一些地产成本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地价加上各种成本,即便装修说得过去,最终项目也基本上就是不赚钱了。
所以开发商价格上的囚徒困境不是大问题,真正大问题是成本上的囚徒困境,当一个项目成本被逼到无利可图的时候,开发商会有两种选择:一个当代建活雷锋,成本价卖房。另一个是消减成本,如果装修成本省不了,那就在土建和园林上省。如果你是开发商,你会如何选?这是业主们想看到的结果么?
在目前高企的楼市局面下,高新区政府用比较强势的措施,给购房者把价格限制住,然后又用比较公平的措施摇号,给购房者去掉茶水费,在这样的已经占了大便宜的局面下,作为一个摇上号的业主,差不多就行了。死揪住3800的装修价格不放,非要如何如何,摇号的时候揣着明白,闹得时候装糊涂,这样就有点近似无耻了。
如果开发商质量有问题,你可以找他。有些开发商三五百的标准,也可以找。但这样大家都明白的差额,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就是闹,又有啥用?
人不利己,天诛地灭。但人若光利己,社会系统就无法运作了。精致利己主义者的问题在于,他们会尽最大可能,夺取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客观条件和大局。
在红岛湾的业主们发出对开发商的要求条款之后,有很多同志写了戏谑的补充条款,要求开发商:
把周边海域淤泥清除,改造为优质沙滩,标准要超过东岸石老人和西岸金沙滩;
每个楼座安装与地铁口直接相连接的电梯,人人不经过步行就可直接上车;
要求协调市政府在交房前搬迁到小区旁边,方便直接派员管理物业公司;
小区业主必须纳入江苏路小学、试验中学,高中直接上二中、58中,大学保送北大清华;
最终目的,实现小区交房之后,三个月内升值到四万一平。
既然你们愿意胡闹,那就把胡闹进行到底。新业主尚未熄火,老业主又蹦出来了。近几天有一位逄女士的一封给政府的倾诉信火爆楼市。该同志心急火燎,表达了对楼市调控的不满,对政府限价的忧伤,对自己利益受损的急眼。在信中,严厉指责政府限价太作为,让高新区的高价二手房有价无市,实际上升值缓慢,伤了老客户们的脆弱的心。
从信中看出,她是多么后悔没在城阳买,因为那里的调控是多么松,任由房价上涨。她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如此,山东电视台都杀过来了,摄像头直奔惜福镇,签约价不到实际成交价一半的潜规则被暴露于针孔视频之下。并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调研,后果比较尴尬,房管局和物价科的同志极其善于踢皮球,而税务局的同志也很擅长打太极。
要去胶州落户的小伙子也着急了,质问胶州房价为何比红岛还贵。大家都盯着眼前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利益,争吵不休,搞的政府网站上的问答也是啼笑皆非。
有做地产的朋友跟百忍老师感叹:房价涨跌长忧患,人生何处不急眼?房价跌了急眼,房价涨了没买急眼,房价涨慢了急眼,买不起急眼。除了急眼,还有焦虑:为茶水费焦虑,为摇号命中率低焦虑,为要收房产税焦虑,为错过了上合会前卖房的时机焦虑,为房价未来啥走势焦虑。
总结起来,目前红岛楼市乱糟糟的局面,有政府不愿意暴露真实签约价的原因,有开发商和自媒宣传的原因,也有少数闹事业主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因,这些都应该有所调整,有人来担当,才能让乱局消停下去,否则还将连番上演,而老业主们也趁机跳出来添乱,最后红岛楼市在摇号火爆的背后,成了你方闹罢我登场,暴露人性大舞台。
市场转换时节,买房风险增大,想要规避风险,请加入问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