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湾三国杀,碧恒绿大血战?(下)
(2017-12-25 19:11:21)接上篇,之所以把碧恒绿花这四个项目算在一起,是因为对于整个鳌山湾区域而言,2018年4月11号轻轨线的通车将解决其交通问题。整个区域将连成一片,就竞争力而言,丁字湾这几个项目将和11号线周边项目无法类比。当然,不排除明年蓝谷如同七年前胶州湾隧道通车一样,西海岸赶上地产冷却期,通车之日成了降价之时。
对比鳌山湾,丁字湾的尴尬是交通,目前青岛到海阳的高铁已经确定路线,变成了从莱
西去海阳去荣成的路线。走丁字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因为要拐个大弯。莱阳方面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重点强调了其总投资15亿元的中信泰富丁字湾新区轨道交通项目,拟对接青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丁字湾至青岛蓝色硅谷的轨道交通。这样的话,意味着轻轨很难再走丁字湾南部海边,碧桂园就比较尴尬了。
对于项目本身的产品和客户群,倒是非常类似,这是最要命的一点。
恒大海南的海花岛陷入环保危机之后,日前愈发严重,环保组怒批海南省不作为,所以项目已经沉寂多时。许老板更有意于此,在北中国再造一个水上之城,这个城藏在湾里,并不引人注意,这很重要。
对于莱阳来说,尽管市区建设的很一般,但丁字湾不会差。尽管市区连个中型开发商都没有,但丁字湾要引进一线巨头开发商。莱阳南部有穴坊和羊郡两个镇临丁字湾北头,隔着五龙河相望,一个左岸,就是恒大新城;一个右岸,就是绿地小镇。
这两个项目既会互相抢夺客户,又会联手对付湾口的碧桂园和花样年。而这四个项目,又会遭遇整个鳌山湾从蓝谷到未来城各个沿海项目的阻击,如同红军长征,要通过四道封锁线一样。
所以,最考验的就是销售。销售不可能是坐销,只能是行销,而且是突破重重防线,成本已经很高昂的行销,如果再遇到冷清之年,投资客户大量缩水,那就是更加艰难的行销。是自己建设队伍自己指挥的融创模式?还是依赖整合队伍的碧桂园模式?还是多支队伍混战的东方影都模式?这恐怕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就目前看,这几个营销总监们心里恐怕都没有谱。
青岛的行销目前总体出于草莽状态,没有太规范的动作和路数,很多都是野路子,整合和规范难度不小。而且没有哪个几千亩的大盘数年操作的经验,这需要自己摸索。当年青岛风景两年卖近4000套只耗费百分之二的营销费用,已经是甲方之极限。而今年红石榴整合十八支销售队伍一年销售八九亿,也怕是乙方之极限。
碧桂园的先来一步,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2013年趁热打铁,结果成本高昂,无法持续。17年入乡随俗采用渠道,依旧是成本高企,无奈把价格拉高,给了对手可乘之机。只要对手低价反击,碧桂园只能降价应对,而前期客户又将反噬市场。职业经理人为突击短期目标,必将让大盘的长期操作无法持续,这道难题,即便是地产的龙头老大也无解。
推理下来,明年地产市场或有转折,房子只住不炒,是本区域最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半空。环保填海之类或许还不是问题。
就三家企业而言,丁字湾项目都是输不起的项目。
山东碧桂园自分鲁东鲁西两区以来,鲁西呈现火山爆发之势,有八天拿地12块之狂飙,也有济南府一天砸97亿之突进,明年放量必将碾压拿地缓慢的鲁东区,碧桂园在青岛除了黄岛胶州土地小有斩获,目前依旧没有突破。所以对区域老大而言,滨海城砥柱中流,岂容有失?
绿地近两年在青岛拿地几无收获,海月湾不过是小股操盘,青铁华润城更是小小股,比起在黄岛的绿地泉,差距都不小,丁字湾项目几乎是区域的全部土地量了。所有的销售任务都集于一身,岂容有失?
恒大在青岛土地虽不算少,但质量堪忧,目前几乎全部存量都压在东线,无论是温泉的珑悦台还是龙岛,还是尚有变数的童世界,再加上海上新城,不知道同一区域如何协调推进。丁字湾项目作为布局最大的龙头,岂容有失?
所以,三家尽皆押宝于丁字湾。在如此局势下,恒大绿地明年的动作不会小了,价格也不可能高了,而花样年有胶州千亩项目,横门湾暂时会缓慢进行。
三家中国最大的地产企业的三国杀明年秋天上演,丁字湾海边碧恒绿开始打一场硬仗。各家如何出招,且拭目以待。至于买房者,不妨先看看热闹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