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的拆迁梦、地王旗、市场路
(2017-12-04 07:31:55)
分析:简单说来就是,在胶东机场和河套大拆迁之后,胶州李哥庄居民看了眼红,主动要求搬迁。如果实现,还需要几千户的搬迁,当然需要资金很多,因为房价暴涨了嘛。当然此项目目前出于梦想阶段,并没有被证实。
2、再看下边的新闻:11月30日,位于胶州市东部中央商务区的泉州路东侧、北京路南侧、上海路北侧的19、20号搭配出让地块起拍价3870元/㎡即已是胶州市楼面地价最高的商住用地,最终经过100轮竞价被华青发展、青岛城投工程建设、胶州市恒源城建投资中心联合体以4860元/㎡的价格竞得,成为胶州“地王”,成交总价11.3亿元,溢价率25.6%。
此前胶州商住用地最高楼面地价成交纪录是2009年东方光大以3000元/㎡拿下的少海新城南湖长堤北端独立小岛。
同样位于胶州东部中央商务区上海路南侧、海尔大道西侧的21号商业地块被中止出让。该地块起拍价5070元/㎡,若成交将是胶州市商住用地招拍挂成交的最高纪录。
分析:胶州的地价,以前基本在一两千元左右,但因为存量国有土地的转让,导致中骏地王达到340万,新城和北京城建地王480万。而到了这个冬天,此次忽然暴涨,意味着转折点全面到来,商务区地块的起价已经是515万,最终成交648万。而商业地块起拍地价,已经突破5000,和即墨拉平了。为何急于拉高地价,因为房价上涨的大背景下,政府需要土地财政和地王这杆大旗。基准地价已经提高,不管房价如何,以后胶州所有的土地都不会便宜了。
3、继续看新闻:11月30日,位于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5宗搭配出让地块被青岛胶州湾发展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成交总价约29.73亿元,平均成交楼面地价1810元/㎡。包括9宗纯住宅用地和6宗商服用地,分布在五片位置,面积1167亩,可开发体量超过164万方,约为254万一亩。
分析:因为胶州湾投资是国有企业,所以底价拿地,比其他家便宜不少,不知道是用来商业开发还是其他用途?
如果真是如此,善莫大焉。在房价暴涨的局面下,显然货币补偿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而房子的建造成本并不高,房子回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更为关键的是,产业新区开发数年,最缺乏的人口。而整个胶州,一年不过增加一万人而已,所以更多要在存量人口上做文章。若把拆迁人口迁移过来,就有人气了。
4、最后一段新闻:12月1日上午,胶州又有一宗3.92万㎡地块在网上进行拍卖。该地块共吸引8家开发企业的争夺,最终,经过21轮报价,该地块因达到最高限价,被出让人收回,最高报价为4054元/㎡。
分析:胶州地价和即墨一样,在这个冬天已经一下子超越城阳,超过红岛,以后平衡价基本会在四五千之间。以前的开发商就大大捡了便宜,以后的开发商就大大增加了负担。然后基本在一个平台上拼杀了。高价拿地,如果不能高价卖房,甚至不能快速出货,胶州会不会重现几年前的煎熬局面——一个楼盘一年卖个百八十套,勉强维持,地王旁边的东湖星城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5、最后总结:
近两年来,已经有碧桂园、保利、中海、龙湖、绿城、新城、旭辉、荣盛、奥园、路劲、中骏、花样年、北京城建等十几家全国一线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胶州,总计拿下来超过万亩土地,是市区土地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下,胶州尤其是产业新区成为大开发商进入青岛市场的承载地。
2018年,将是这些土地爆发的开始。在地价暴涨的局面下,如果市场变冷,供应放量,那么我们有足够的逻辑推导出,一年以后,产业新区将成为整个青岛楼市最惨烈的地方,希望明年的冬天不要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