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会传递到青岛么?
(2016-02-29 09:44:37)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一线和准一线城市的都发生了哪些支持房价的现象。然后就可以做判断。
自去年以来,地价暴涨,这是首要因素。
比如北京的地王七万,深圳地王八万,南京地王四万二,天津地王三万九,今年更是火上浇油,上海靠近江苏的朱家角都过了两万,北京六环外的门头沟都过了四万,很多地其实是没有办法翻身的,但确实刺激的周边项目的涨价和市场的恐慌。
第二
第三则是中国本身的大城市优先和区域不平等发展制度,人人都说学区房贵,可别忘了,北京上海的房子全部属于学区房,因为那里的高考分数比其他省低一二百分。教育医疗等福利的分配不均,尽管有雾霾,也让全国人民挤入一线城市。
但是即便如此,所谓的一线城市永远涨也只是个不合逻辑的笑话。目前京沪深的二手房均价均已超过四万,只有广州两万出头,是个特例。深圳自然是因为人多地少,几乎全是移民,本身无立足之地,经济转型又比较成功,所以香港化倒也不奇怪。而上海有江浙富人支撑,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力托,所以,这些城市涨起来容易,下跌难。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跌。
举个例子,北京过去几年的大量地王项目纷纷入市,现在据说单价过十万的楼盘已经超过60个,未来还会更多,而这些盘因为价格太贵,几千万起,基本滞销,大多盘一年甚至卖不了三五套,而当初拿个地就耗费了几十亿,如此下去,财务成本高昂,企业受不了。还得从价格上做文章,而且因为单价太高,降少了没啥用,比如单价十万降到单价八万,客户群没啥变化,所以这些盘未来的动向,怕是个风向标。
至于这几个城市的烈火烹油会不会传递到更多的城市来?我认为不会,因为经济实在是太过于萧条,尽管温暖的政策缓解了冰冷的大环境,但却不能根本改变,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期已经结束了,这个房价暴涨的根基已经不存在了,因而,即便是一线城市,怕也难以持久。
目前的一线楼市,岂非很像去年上半年的股市么?4000点是牛市的开始,涨到8000点不是问题,可现在呢?一切打回原形。
青岛市场整体还是不错,市区只有崂山区因为政府效率低下,拆迁供地不力,房价过去几年涨幅较大,其他李沧四方,供求关系平衡,竞争激烈,价格上涨难度较大,不排除个别卖得好的项目上涨,但整体氛围难以形成,尤其是世园会这样短兵相接的区域。
市南的豪宅的局面还是缓慢,但市北和市南交界处和浮山后等供应不足的区域倒是在热销局面下有可能上涨,毕竟改善需求上来了。
黄岛新区虽有几个大项目拉动,毕竟库存五万多套,只一个万达,就两线作战,据说王老板又融资15亿美元,看来每年70亿的任务已经没法实现后的准备。而影都的那8000套公寓,还空在那里。让这些怀揣投资梦的人自己住吧。
真正火爆的是红岛新区,去年这时珊瑚湾还是3888起价,而目前因为青岛中学的落户,把地铁高铁医疗中心等众多利好引爆,加上市政府搬迁的迹象日益明显,导致近期涨价迅猛,鲁商、招商、世茂小高层都在7000一线了,使得高新区整体房价已经超过城阳南部板块,而去年推广铺天盖地的中欧因为1500套的巨大目标压力和卓越的贴身紧逼,还是小心翼翼。
至于胶州即墨平度莱西,还是在四线城市的艰难去库存阶段,哪有轻松可言?
而对于企业也是压力不小,据说青岛有俩个地产企业今年定了本地市场80亿的宏大目标,让我们怀着十分期待的心情,且看这二位操盘手的完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