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产巨头们的挑战(一)
(2014-01-13 07:57:42)
1、万科
青岛老大的位置,万科已经整整坐了四年,而且销售都在40到50亿之间,领先第二名一大块。这确实是耀眼的成绩,但细看,却有不小的问题,是靠市区的项目支撑,是靠多项目支撑。去年说到万科会比较辛苦,今年更要这么说。因为2014年,万科会面临着彻底郊区化的磨练。它市区只剩下长沙路14万平一个住宅地块了,地价还很高,6027元。看看保利香槟国际和中海临安府,你就知道价格优势在四方是多么重要。郊区化是很艰苦的,冲量很难,万科的市区好日子彻底结束了,它会如何面对呢?它2014会列第几呢?
2、中海
这个年度,中海是靠国际社区一个项目打江山,40亿、50亿的目标自然就高不可攀。多亏当初拿了这个地,虽然有些贵。那个把所有的拿地、定位、销售失误都占全了的紫御观邸已经彻底没戏,而临安府也只能慢慢来,那个区域那个价格,对比保利家的香槟国际之遭遇,能慢慢走也是庆幸了。
中海最要紧的是赶紧拿地,海泊河得加快,郊区该去也得去,否则,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3、海信
上海有个盘叫汤臣一品,当年一年就卖数亿,后来拼命加价,反正利润高,就慢慢钓着卖,卖一套的钱,就能养活所有人,所以当十年来一直这么年销售几个亿的时候,人家快周转的企业已经做到了千亿。海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青岛版的汤臣。它掉进了温水煮青蛙的困局,你可以相信,它反正海边的地很多,明年还会出现在十强榜上,但是,它早已丧失了扩展的机能,只怕再也没有机会做一个百亿企业了。福建十几家企业这一两年间都过了百亿,比如阳光城,2012销售73亿,2013年220亿。
看看海信,一直在几十亿徘徊,你就知道什么是差距,对于员工来说,是收入的差距;对于领导来说,是观念的差距。
4、世茂
青岛是世茂除了福建大本营之外,占有率最高的城市。拿地是比较有优势,但是总感觉品牌不是很清晰,好在策略比较灵活。只是好卖的销售过了之后,市区只剩下300多米的高楼,再加上老胶南240米的,真是高处不胜寒,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盖起来?郊区的别墅调整到位,销售火爆,但周边对手纷纷开打,压力骤至,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调整?
5、海尔
自从卢先生和他的部下们集体走掉之后,据说家电的人马接管了新政权。好在市区的班子还是地产业的。当然,最关键的是市区的项目好做,地价也便宜,于是国悦占了新都心无房的空子,鼎世抓住了中海国社拼命涨价的机遇,于是,热销了。但明年只能靠鼎世华府一个盘了,原乡墅,即便拦腰降价,也难回收多少;山海湾面临万达的冲击,胶州平度市场更是硬骨头,因此,海尔保持现在的规模,确实比较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