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变局:闽系地产强势北伐

去年下半年以来,阳光城、泰禾、建发、正荣、融信、禹洲等福建房企开始频频出现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上。“闽系”房企以高溢价率压倒一线房企拿地,成为楼市快速回暖背景下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福建抢地团又出手了!”这样的话,回荡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拍卖场上。
先是运河上的院子主人一改慢悠悠的作风,开始在北京快马冲杀,激进抢地——要知道,这个叫泰禾的企业2012年销售额也不过26亿而已。
1月24日,12家房企参与竞逐朝阳孙河乡地块,最终被来自福建的泰禾集团以18.5亿元竞得该地块,溢价率达49.8%,折合楼面价28559元。
4月11日,北京通州台湖一地块又被泰禾以19.3亿元的价格拿下,这已是泰禾今年以来第十次出现在北京的土地市场上参与竞拍。溢价率达到112%,楼面价约11800元。
5月20日,泰禾在北京再次发力,以11.25亿元力压龙湖、华远等21家房企,再夺通州台湖一幅住宅用地,建筑面积13.2万平、楼面地价8520元。
再说上海:
3月22日,福建正荣集团以总价13.5亿的价格夺得了上海宝山区罗店中心镇新镇区F1-1住宅地块,楼面地价12149元,溢价率41%。
福建另一家企业阳光城也很凶悍,今年把总部直接搬入上海后,接连抢下三幅地块。
还有杭州:
5月21日,起家于厦门、去年销售才达百亿的旭辉一掷近40亿拿下两幅地块,饮马钱塘江畔,让当地众多企业惊叹不已。
2012年,在销售过百亿的全国50家企业中,福建的地产企业占到了十分之一,这是除了央企和广东系之外,最多的一个省。构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闽系地产。包含了融侨、建发、金辉、旭辉等。
这其中还不包括一线的世茂,许荣茂已经把自己变成了香港太平绅士,其实他起家也是在福建老家。另外善于做超级大盘的金源也是福建,这两年因为拿地缓慢,有些衰退。
这几家目前都以福建为主,基本起家于福州和厦门,除了建发,都是民营企业,很多都是工业企业转化而来,管理明显超过北方企业。
要知道福州和厦门都是做地产最舒服的地方,和济南、青岛十分类似。福州周边几个县购买力极为强大,所卖全是大户型;而厦门颇似青岛,小岛只有80来平方公里,土地难寻,需多供少,房子销售压力不大。但就是这样的环境,竟然也练就了这么多的牛企业。
当然这些企业,除了融侨做到近200亿之外,大多刚过百亿,正处于全国扩张开始阶段。而作为福建企业的第二集团军还有一批比如阳光城、禹洲、中骏这样的接近百亿的企业,他们面对大鳄的进攻,已经在福建本地牢牢站住脚跟,也有了一定规模,急需扩张,尤其是向全国拓展。而且这些企业互相激励,互相协调,在全国地产界形成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继广东系北伐、央企夺地王之后的第三波闽系地产企业全国扩张潮,也可称为二次北伐。三盛地产也是其中之一员虎将。而这种扩张是建立在资金到位和产品领先的基础上,否则就难以建立后发优势。
本次福州之行,有时间详细考察了三盛的几个新老项目。
透过三盛来看,闽系地产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对比北方企业,精工是其所长。无论户型、外立面、绿化、景观、物业,都做的很是到位,颇有大家气魄。
该企业去年在福州一个国际公园项目就做到18亿,也是全市的明星楼盘。其顶尖项目独栋大宅百督府,最高价过亿。
三盛初步扩张进入的成都,也是中国地产大鳄云集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但其在郊区牧马山做的翡丽山别墅项目,面对众多强劲对手,竟然进入市场前三,可见产品和销售功力。
说到青岛和闽系企业的缘分,最早始于2006年,就是宝龙在城阳的城市广场,但宝龙这家企业在福建地产企业里其实水平真是一般,而且又非要做商业,进青岛这几年,一下拿下几个大项目,结果无论是城阳还是李沧,都是极为惨淡,只有即墨尚可。而近期进军胶州,风险更大。
而其他福建企业,比如入股崂山午山改造的金帝,还是囤地于胶州的三木,都是小打小闹,不能算是北伐阵仗。真正能代表福建企业水准杀入青岛楼市的,应该就是这个三盛了。所以,它的产品,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