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中海退潮吧
(2012-05-04 07:44:30)
标签:
杂谈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一个城市的建筑外立面就如一个人的脸面一样,是其美貌与否的决定因素。
容貌有天生性,很难在后天上大作改动。而城市却是人们一手设计和建造的,它无论美丑,就在那里,是每个市民每天要见到的,会影响到你的心情,甚至生活、工作。所以,这是件很重要的事,每个关心自己家园的人都要关注一下。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狂飙突进的道路上,城市建设一日千里,据说仅仅北京市的塔吊比全欧洲还多。这样的速度之下,稍微了解城市建筑的人都知道,当下中国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千城一面,基本没有自己的个性。初一看都很气派,但看多了就发现其单调性。就如无数美女都整成了章子怡的脸,后果也很严重。
其实青岛有很好的传统,比如八大关,有众多国家的建筑风格详细看过那些建筑的设计师,大致是中外各半吧,各个国家的建筑师都有,而且都注重创新,融合出新。现在的人功利心太重,萝卜快了不洗泥,还不如30年代。
我们自己传统的建筑,剩下的更是凤毛麟角了。国内只有成都和苏州等寥寥几个城市做的好而已。就建筑设计大师而言,日本还有自己的丹下健三、安藤忠雄、黑川纪章等等,而我们呢?梁思成林徽因逝去之后,未来传承的希望似乎更加渺茫?
这几年的购房者犹如几百年前的欧洲人,还在追求巴洛克与洛可可,还在迷恋新古典。审美水平似乎在工业化起步的爆发户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说,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诞生什么样的产品,再加上国人最擅长的跟风,还有市场这两年的供不应求和日光盘,开发商谁还有耐心去打磨产品?购房者又哪里有机会去挑选产品?
而其实目前最流行的托斯卡纳只是意大利的一个区域,也就是中国一个地级市的面积,而且人家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一个符合本地地理、气候、民族、心理等主客观条件的一个建筑风格,不是简单搬照就能出来效果的。
为什么大家都在喊创新,最后的结果却都搞成这样?
如今体制之下,中国城市的模样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博弈:政府官员、开发商、买房者、规划设计师。官员的外行和对政绩的向往,开发商在市场和成本之间的取舍,购房者口袋里的钱币和审美水平,设计师对权力的畏惧和金钱的诱惑等等因素,最终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美与丑,新与旧,单调与丰富,韵味与格调。
地中海、西班牙风格的流行无非因为这样的建筑既能节省成本快速复制,又能在最原始的体现欧风洋味,正好对接了目前的消费心理。使这个城市的开发商能够最大程度上攫取利润,达到商业目的最大化。
应该看到,目前这样的产品已经遇到很大的问题了,托斯卡纳也好,意大利西班牙也罢,你就是做的再好,也难走出差异化的路子来,购房者已经渐渐厌倦了这些地中海的黄色。潮涨潮落,地产如此,地中海的建筑黄色立面也是如此,也许已经到了它退潮的时候了。
去深圳看看,大多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去日本韩国看看,外立面也是丰富多样,比如有涂料、有金属、有玻璃、有瓷砖、有玻璃、有木材、有石材、有合成材料等等,让不同的人找到自己的所需。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盖里用钛金属,让建筑成为所在城市的地标。就便是新获普利兹克奖的王澍的建筑,也给宁波增加了现代和传统糅合的气息。一个城市的建筑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个城市才会有特色,不知道青岛还要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