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之下是“地奴”
(2012-02-13 07:47:06)
标签:
杂谈 |
时间回到两年前。
2010年1月22日,本市举行2010年第一场土地拍卖会,市南前海“钻石地块”再度出炉。地块总面积为35000平,容积率小于6.5,规划建筑面积227000平,地块起拍价格达到10000元/平。上午10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仅有两家开发商参与“钻石地块”的竞逐。其中8号神秘开发商率先举牌,然而16号绿城对该地块也志在必得,神秘8号的举牌刚落,绿城就亮出自己的报价。双方的竞争虽然非常激烈,但只过了6分钟57轮的争夺,绿城就以单价17800、总价40.4亿元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本场拍卖会。这个8号其实是在旁边拿地的另一家大鳄的马甲,出手当然可以拉高门槛。
时间再回到四年前。
2008年1月,这个地的主角是新鸿基,与和黄一样,这个香港排名第一的地产巨头早就对青岛市场窥探已久,期间对青岛楼市做过很多次调研,对整个形势把握的相当清楚了。当时老张接待过其派来的M先生,此人一口广东口音,饭桌上甚至不识冬枣为何物,但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青岛高端地产的脉络及趋势,不愧是老牌地产巨头出身。
这个地块07年年末就已经在市场上炒的比较热了。当时就说香港某大鳄要来。后来新鸿基的主席也是全国政协常委的郭炳湘就来青岛访问了,阎、夏会见,很是客气。于是市场传言认为这个地基本是他家的了。而随后政府在各报软文宣传该地块,并在楼上挂了大幅广告,可谓前所未见,其实这些已经表明,政府要铁了心做地王,高价方能出手,钻石地定要卖出钻石价。
果然,08年1月31日的拍卖会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7000起拍后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来回拉锯,独自举牌的新鸿基到最后也没有摸清本地政府的底线牌局,老张现场亲历,现场举牌人员要与拍卖师沟通,还要与老板电话汇报,精神高度紧张,满头大汗。加上当时楼市拐点舆论汹汹,于是11000元时无奈弃手而去,这也表明了其一贯的谨慎路线,要知道,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可是3000多亿。
拍卖的会场报名的还有一家,一直在旁边冷眼观望这场政商博弈,未有出手,就是绿城。其实宋卫平也早就来看过地了,只是见到顶级高手新鸿基尚且如此忌惮,也是撤手。
其后两个月中,新鸿基上演豪门恩怨,郭炳江和郭炳联合力逼走大力主张发展内地业务的郭炳湘,郭老太出山。内地地产形势一片凄风冷雨,新鸿基在内地扩张上趋于保守,自此与青岛说再见。
其后两年之中,相信经过了无数讨价还价,由于地产09年的形势,价格已然再度上扬,起码起拍价格上来3000,两家拼杀,于是有了开头的六分钟。
老奸巨猾的香港地产商在本地政府的这个大坑旁边转了好几圈,终究没有跳下去。现在来看,显然有些庆幸。而两年后,在市场反弹的大好局面下,绿城再无顾忌,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而后的2010年3月,远洋突入青岛,19500拿工疗地块;5月,中润东进海边,33900拿海博地块。青岛土地市场其时如火上浇油,烈焰冲天。烧得每个地产商都迷迷糊糊,只是有人在暗暗冷笑偷偷数钱。
地王两年后的结局大家现在也清楚了。就是现在我们在香港西路看到的这个大坑,而市场传言却是绿城要卖掉这个大坑,试问40亿巨额资金之下,谁还敢往里跳?
何况周边的几个项目,比如万邦、世茂,比如远雄、凯莱,甚至有点麻烦的中铁,无一不是拿地价格很低。
地王之下是地奴,地奴比房奴更可怕。房奴压垮一个家庭,地奴会压垮一个企业。在地产萧条的年代,它如一根绳索,套住你的脖子,渐渐收紧,让你如受绞刑,不能解套,接受这冲动的惩罚。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安之若素,悠然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