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王之下是“地奴”

(2012-02-13 07:47:06)
标签:

杂谈

时间回到两年前。

2010122日,本市举行2010年第一场土地拍卖会,市南前海钻石地块再度出炉。地块总面积为35000平,容积率小于6.5,规划建筑面积227000平,地块起拍价格达到10000/平。上午10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仅有两家开发商参与钻石地块的竞逐。其中8号神秘开发商率先举牌,然而16号绿城对该地块也志在必得,神秘8号的举牌刚落,绿城就亮出自己的报价。双方的竞争虽然非常激烈,但只过了6分钟57轮的争夺,绿城就以单价17800、总价40.4亿元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本场拍卖会。这个8号其实是在旁边拿地的另一家大鳄的马甲,出手当然可以拉高门槛。

时间再回到四年前。

20081月,这个地的主角是新鸿基,与和黄一样,这个香港排名第一的地产巨头早就对青岛市场窥探已久,期间对青岛楼市做过很多次调研,对整个形势把握的相当清楚了。当时老张接待过其派来的M先生,此人一口广东口音,饭桌上甚至不识冬枣为何物,但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青岛高端地产的脉络及趋势,不愧是老牌地产巨头出身。

这个地块07年年末就已经在市场上炒的比较热了。当时就说香港某大鳄要来。后来新鸿基的主席也是全国政协常委的郭炳湘就来青岛访问了,阎、夏会见,很是客气。于是市场传言认为这个地基本是他家的了。而随后政府在各报软文宣传该地块,并在楼上挂了大幅广告,可谓前所未见,其实这些已经表明,政府要铁了心做地王,高价方能出手,钻石地定要卖出钻石价。

果然,08131日的拍卖会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7000起拍后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来回拉锯,独自举牌的新鸿基到最后也没有摸清本地政府的底线牌局,老张现场亲历,现场举牌人员要与拍卖师沟通,还要与老板电话汇报,精神高度紧张,满头大汗。加上当时楼市拐点舆论汹汹,于是11000元时无奈弃手而去,这也表明了其一贯的谨慎路线,要知道,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可是3000多亿。

拍卖的会场报名的还有一家,一直在旁边冷眼观望这场政商博弈,未有出手,就是绿城。其实宋卫平也早就来看过地了,只是见到顶级高手新鸿基尚且如此忌惮,也是撤手。

其后两个月中,新鸿基上演豪门恩怨,郭炳江和郭炳联合力逼走大力主张发展内地业务的郭炳湘,郭老太出山。内地地产形势一片凄风冷雨,新鸿基在内地扩张上趋于保守,自此与青岛说再见。

其后两年之中,相信经过了无数讨价还价,由于地产09年的形势,价格已然再度上扬,起码起拍价格上来3000,两家拼杀,于是有了开头的六分钟。

老奸巨猾的香港地产商在本地政府的这个大坑旁边转了好几圈,终究没有跳下去。现在来看,显然有些庆幸。而两年后,在市场反弹的大好局面下,绿城再无顾忌,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而后的20103月,远洋突入青岛,19500拿工疗地块;5月,中润东进海边,33900拿海博地块。青岛土地市场其时如火上浇油,烈焰冲天。烧得每个地产商都迷迷糊糊,只是有人在暗暗冷笑偷偷数钱。

地王两年后的结局大家现在也清楚了。就是现在我们在香港西路看到的这个大坑,而市场传言却是绿城要卖掉这个大坑,试问40亿巨额资金之下,谁还敢往里跳?

何况周边的几个项目,比如万邦、世茂,比如远雄、凯莱,甚至有点麻烦的中铁,无一不是拿地价格很低。

     每套贷款的房子之下,都有一个房奴;每个地王重压之下,也都有一个“地奴”。开发商看似风光,其实是在房价与地价之间寻找平衡,或者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寻找夹缝。一不小心,贪婪过大,利令智昏,算不清账,举牌声中,就扛了个地王回来,千斤在肩,哪里还能卸掉?

     而地王要解套一般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国家调控失败,房价一直上涨。这两个条件显然是不可能总是存在的,尽管很多年来一直存在。

     现在市场变了,很多人才如梦惊醒,才发现自己身处井中,才知道有些地王其实是永无翻身之地的。因为即使屯地,每年都要增加财务成本,地价自动上涨;而迅速开发,意味着在市场不好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要再增加成本,一旦卖不动,每年的财务成本更大。何况拿地王的钱很多并非自有,多是银行、信托融资而来,那意味着成本更高。

地王之下是地奴,地奴比房奴更可怕。房奴压垮一个家庭,地奴会压垮一个企业。在地产萧条的年代,它如一根绳索,套住你的脖子,渐渐收紧,让你如受绞刑,不能解套,接受这冲动的惩罚。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安之若素,悠然悠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