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泡沫的根源是政府垄断
(2010-12-09 07:59:35)
标签:
杂谈 |
据社科院说,本国房价泡沫比较严重,而青岛是严重中的严重,泡沫之大居全国第四,北方城市中第一。不知道新来的强调民生的领导看了会是啥感受?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如果房价真能下跌,让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你会点哪一首歌来欢迎?
有这么几首歌可供选择:第一个《放屁》,第二个梁咏琪的《未来的未来》,第三个林俊杰的《一千年以后》,第四个周华建的《别傻了》,第五个周杰伦的《黑色幽默》,第六个韩红的《美丽的神话》,然后张学友《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为什么降房价只能是千年等一回?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城市化,比如工业化,比如土地稀缺,比如供求紧张,比如通货膨胀,比如资金无处可去。而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并非根源。
既然是市场经济,找根源就要从市场运行模式的角度来分析,这样来看的结论,就是因为高房价的根本在于政府垄断,垄断不除,价格难降。
这里的垄断有三层含义,具体表现为四大证:就是土地局负责颁发的土地证,规划局负责颁发的土地规划证和建筑规划证,还有建设局负责颁发的建设开工许可证。
建设垄断,就是你不可以自己或者直接找人盖房子,因为没有建筑资质,没有相关监理等等程序,所以,你就便能找来工匠,也不能自己施工。就是施工了,盖出来的房子也没有产权,那天有拆迁,补偿也很少。而中国上手机
有关部门为我们编造了一个神话,就是这些准入门槛都是为了老百姓,当然这有他的逻辑和理由。
比如说建筑资质准入门槛是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建筑质量,至于上海楼倒倒,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比如说规划准入门槛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更美的城市,至于他们规划下的城市堵车越来越严重他们也说不清楚。
而中国80年代以来的农村大规模建造新房全是在没有上述垄断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施工资质,没有监理公司,没有验收部门,所以农民们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以极低的成本住进了宽敞的大房子,而那时的城市居民,大都拥挤在人均几平米的蜗居中挣扎。
别的行业也是一样,就说手机吧,当年做手机的企业要有牌照,导致手机价格很高,后来取消了牌照,于是中国手机行业的产量就爆发了,价格也崩盘了,民工们也买得起手机了。只是用的时候还要接受几大电信企业的垄断服务。
所以我们可以想见,垄断和竞争下的行业格局,差距有多大。如果现在放开集资建房、企业自己建房、个人自己建房或者联合建房,甚至农村土地自由流转,那中国的房地产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局面?只是,那样的话,有关部门会同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