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房价泡沫的根源是政府垄断

(2010-12-09 07:59:35)
标签:

杂谈

据社科院说,本国房价泡沫比较严重,而青岛是严重中的严重,泡沫之大居全国第四,北方城市中第一。不知道新来的强调民生的领导看了会是啥感受?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如果房价真能下跌,让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你会点哪一首歌来欢迎?

有这么几首歌可供选择:第一个《放屁》,第二个梁咏琪的《未来的未来》,第三个林俊杰的《一千年以后》,第四个周华建的《别傻了》,第五个周杰伦的《黑色幽默》,第六个韩红的《美丽的神话》,然后张学友《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为什么降房价只能是千年等一回?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城市化,比如工业化,比如土地稀缺,比如供求紧张,比如通货膨胀,比如资金无处可去。而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并非根源。

既然是市场经济,找根源就要从市场运行模式的角度来分析,这样来看的结论,就是因为高房价的根本在于政府垄断垄断不除,价格难降

这里的垄断有三层含义,具体表现为四大证:就是土地局负责颁发的土地证,规划局负责颁发的土地规划证和建筑规划证,还有建设局负责颁发的建设开工许可证。

    土地垄断,表现在有土地证才是产权房。

    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即便年你现在要改造,要拆迁,也必须重新回到政府怀抱,再走招牌挂程序,这样的话,所有的价格就会相应上升,因为至少要按照土地基准价来,而土地的出让多少和速度全是取决于政府,政府如果放得多放得快还可以,如果是相反,那么开发上无米下锅,饿得嗷嗷叫,这样在土地市场上就会形成典型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于是就大战几百轮,拼杀出无数地王。

    规划垄断,表现在经过批准才能建设。就如北京的那位北漂,你不可以自己做个蛋,因为不符合规划的要求,城管会来把你办了。所有的建筑都必须通过规划局这个关口,否则就是私搭乱建的违法建筑,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小产权房,更要命的是,你作为个人,又不能去申报项目,因为只有有资质的开发主体可以做。

建设垄断,就是你不可以自己或者直接找人盖房子,因为没有建筑资质,没有相关监理等等程序,所以,你就便能找来工匠,也不能自己施工。就是施工了,盖出来的房子也没有产权,那天有拆迁,补偿也很少。而中国上手机

有关部门为我们编造了一个神话,就是这些准入门槛都是为了老百姓,当然这有他的逻辑和理由。

比如说建筑资质准入门槛是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建筑质量,至于上海楼倒倒,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比如说规划准入门槛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更美的城市,至于他们规划下的城市堵车越来越严重他们也说不清楚。

而中国80年代以来的农村大规模建造新房全是在没有上述垄断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施工资质,没有监理公司,没有验收部门,所以农民们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以极低的成本住进了宽敞的大房子,而那时的城市居民,大都拥挤在人均几平米的蜗居中挣扎。

别的行业也是一样,就说手机吧,当年做手机的企业要有牌照,导致手机价格很高,后来取消了牌照,于是中国手机行业的产量就爆发了,价格也崩盘了,民工们也买得起手机了。只是用的时候还要接受几大电信企业的垄断服务。

    当初做汽车的企业也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汽车业的主管部门把话说得说得很动听,因为汽车业是个很复杂的体系,并非一般企业所能为;而一旦上路涉及无数人安全,所有必须是大企业才能搞,所以你们小民营企业就不能搞。尹同耀和李书福们只好采取迂回战术,终于拿到准生证。才有了今天的收购沃尔沃,这时的有关部门闭嘴不言语了。而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局面下,汽车的价格依旧一路下行。

所以我们可以想见,垄断和竞争下的行业格局,差距有多大。如果现在放开集资建房、企业自己建房、个人自己建房或者联合建房,甚至农村土地自由流转,那中国的房地产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局面?只是,那样的话,有关部门会同意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