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房为何无人申请?

标签:
杂谈 |
有关部门领导:
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有些尴尬。但经济房源数远远大于申请人数这样的事,确实在全国这么多城市都十分罕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为什么不到同地段商品房一半价格的房子没人要呢?大家为什么宁愿去冒着被淘汰的风险而不去申请那些完全能中标的楼盘呢?有媒体说这是因为太偏僻配套不足,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经过实地调查和对相关资料分析之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
申请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楼盘设计的经济房大多是光棍房(一室一厅)。
金海山庄和虎山花苑为何被抢?因为是套二甚至以上的大户型,很少是套一。因为就位置来说,金海山庄虽然在四方,是很偏僻的,周边配套也很缺。
政策规定的经济房65平方在如今基本是高层公摊很多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做一厅一卧。南方65平是可以做两房的,但那是需要送面积降低公摊的,否则只有如香港的保障房一样,把卧室变成六七个平方的鸟笼,除了放张床之外,几无剩余空间,这样的房子真正适合居住的人群就是鳏寡孤独单身人士。而且去经济房现场去看,比如福临万家还有众多50多平的户型。
而作为一个完整的家庭,你如果有老人或者有孩子,这个户型是没法安排的,因为你不能老让孩子睡客厅。
当然这个政策的最大责任承担者是国务院的住建部。该部门为了平息经济房大户型的众怒,采用了65平米一刀切的政策,这样一个影响到上千万人的大政策,却没有根据中国的国情去考虑,确实有点极其不专业。
香港的经济房可以做到50平的两个卧室,但这样的房子房间很小,给人以极大的压抑感,以至于有大陆房产专家去居住后连呼太不人道,大陆显然不能效仿之。而新加坡的经济房(组屋)已经不再提供套一的房源,起步就是套二,基本以套二套三为主。
接下来就是本地政府的问题了,因为住建部同时还规定了限价房不超过85平的政策,这就给经济房之外的保障房预留了空间,而本地政府却很少建设限价房了,造成本次唯一的限价房遭到数倍疯抢。
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审查严格使申请人数大大下降。
青岛原来的经济房对收入不是很严格,主要靠单位出收入证明,很难去详细查实真实收入。但现在与社保的五险一金联网,使很多人的收入能够得到真实反映,而青岛定的收入线很低,比如经济房人均收入要1277元以下,于是大量较高点收入者就被挡在门外。其实1000多元的收入,在目前物价高涨的情况下,除去吃穿用行之外,能还能省下钱去买房子么?
根据最新的情况,从2011年起,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购门槛将进一步降低,保障性住房将覆盖到更多的人群,未来三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万套,限价商品房3万套。从明年起,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购收入线标准和住房线标准均将进行调整,其中收入线标准由原来的人均月收入低于1277元调整到人均月收入低于1864元,住房线标准由原来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调整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得到保障。 此外,限价商品房的申购标准也放宽了。由原来的人均月收入低于1916元调整为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仍执行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
这个收入标准,在物价大幅度上涨之后,只怕还是有些太紧。所以真正能拿出钱来的,只怕都是超过这个收入水平的,而河马石公租房(申请者月收入610到1277元之间)前停满的车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个原因是经济房重点考虑的是本地老居民,而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外来新市民。
青岛的大拆迁让数万户原来的城中村和老区居民都改善了住房需求,而且过去两年中给很多拆迁户回迁的都是保障房。而如今公开申请的经济房还是向这个群体严重倾斜,对于外地来青岛发展和创业的年轻人未免有失公平。
这个不公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户口和年龄上。
考虑到僧多粥少,所以青岛申请者有五年常住户口的限制,大学生一般二十二三毕业,五年之后,户口到期,基本在二十七八,收入也有了基础,倒是比较符合规律。
而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他没有结婚的话,只能等到35岁了。
单身汉的35岁杠杠,确实是个很不人道和科学的政策,因为青岛未来的发展全靠这些外来的大学生,这是未来的希望所在,而鉴于青岛收入水平和房价的严重背离,所以在保障房应该有所照顾。特别要指出的是,北京和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对单身申请经济房的年龄要求都是30周岁,应该说这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很多年轻的男申请者会遭遇到丈母娘难题,很多丈母娘要求女婿必须有房子才能结婚,而本地有关部门要求单身者必须结婚才能申请房子。这是一件多么尴尬和荒谬的事情,类似于囚徒困境,就是博弈论都无法解决。
所以,针对目前青岛市一方面大量房源无人申请,一方面众多人员急需住房的尴尬局面,和未来三年推出三万套保障房做到真正惠及民生的情况,建议如下:
首先是对目前的申请人家庭组成和需求情况做出深入调查,开发商卖房子要研究市场,政府做保障房一样也要调查清楚客户。否则就会出现好事白干,资源浪费的情况。加大限价房的比例以增大户型,经济房要增加套二户型。避免出现大量单身汉户型无人申请的情况。
其次根据目前的通货膨胀和本地居民收入增加情况,及时调整和放宽申请保障房家庭的收入和住房标准,以满足需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