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业来支撑 搞地产还不如种庄稼
(2010-08-12 08:36:52)
标签:
杂谈 |
富士康的向北迁徙是一种趋势,它的30多万工人连同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将有上百万人撤出深圳龙华和观澜,大量宿舍房屋空置,大量出租房无人过问,房价只能跌。产业支撑是关键,房地产如果仅仅是房地产,它迟早要没咒念。龙华小镇的房子能到了两万一平`,富士康占了一多半的支撑因素。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撤走的话,其他配套企业再跟进撤退,它们的巨大产业空缺谁来补充?
深圳,也包括北上广等其他一线城市,之所以能把房价抄起来,是因为有产业作为基础,而一旦产业衰落,房价便如泡水沙堤,很容易崩溃。
不要说高价房,就是深圳城中村握手楼,也是如此。当你去华强北的电子市场看到那成千上万的柜台和只有几百元的电子产品时,你才知道中国最大的山寨市场如此厉害。而它的上游是无数的小工厂,下游则是深证中心区的密密麻麻的城中村的出租屋。
所以对楼市而言,无论高端还是低端,都需要产业的支持,有产业才有稳定收入的人群,才有购买力来实现购买欲望。否则就是无源之水,难以长流;无根之木,难以长青。
青岛为什么房价高,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气候和海景,山东半岛的南部海岸线这些都有,而是因为它是个有自己产业的城市,因为有产业才诞生了一大堆有需求和购买力的富人,才使海边的房价步步升高。而其他海岸线上没有这么大的产业基础,所以价格就难以拉到一个高度。
郊区的黄岛和城阳的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桥隧和青银,而是因为本身就有产业基础。
华高莱斯的李忠先生说,青岛要学杭州,不要学苏州,把城市卖出去,卖给全国的有钱人。作为一个青岛老百姓,听了这个话,还是倒吸一口冷气,如果青岛也如杭州,房价平均两万赶上一线城市的话,以目前青岛的产业和收入而言,除去权贵和富人外,普通百姓只能喝西北风了。而高房价必将使年轻人失去活力,城市发展失去动力。当然李先生忽视了一点,就是杭州房价所以高,是因为全浙江的私营老板都在杭州买房子,这也是其产业结构所决定的,绝非是宣传之功。
青岛的房子没有卖出去,而山东半岛其他地方的房子却早已卖遍了整个北中国,只是大家都比较低调而已。
去年年底百忍特地去烟台龙口南山和威海石岛等地看了一下,这是全国最大的海景房爆发地之一,大家往往以为海南的楼市外销如何如何,其实与山东半岛相比,海南的体量小的多了。
山东半岛从乳山到文登,从石岛到威海,再到龙口南山,海岸线上到处都是房子,以海景为主打点的很便宜的房子,最便宜的一千多,最贵的也就四五千,这些不光没有产业,连城市配套的支持都没有,就单纯卖房子。真正让你实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后其它的就没了。
好在中国内地人多,可以卖给他们海景;中国东北西北气候不好,可以卖给他们气候;中国北京等大城市房价高,可以卖给他们差价。就是靠这三点,每年几万套房子飞向内陆。只是卖了也是空置,很少人去住,但是借助于地产大势和通货膨胀,这些房子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涨,让买房的人比存在银行要划算很多。
但是一旦市场或者政策有变,这些区域必先遭受重创,至央视的一个报道都对乳山形成巨大打击。
李忠先生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前书记老杜拉开青岛沿海城市的框架。其实我们应该庆幸老杜下台,否则青岛海边也会出现如老杜家乡龙口海边那样一堆堆的房子,那对城市建筑来说,是个悲剧。不过这样的趋势还是来了,岭海不就是过万亩么。
好在青岛的思路回到胶州湾沿岸,并且确实想到了以产业为基础,先做出口加工区和高新区,这样避免了城市发展的空心化。只是市区的企业都搬迁了的话,很多从事第二产业的人而言,就意味着失业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被城市所淘汰。不信等到海湾和青钢搬迁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