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岛城最牛户型胡思乱想到的

标签:
杂谈 |
附早报新闻:设计人员说卫生间这样设计有利于干湿分离
9月7日,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在天泰体育场就该区云南路回迁房安置房户型、回迁定位办法等情况现场公示,15号楼中一个100平方米的户型引起了部分居民的关注,有居民在某网站上发布了《云南路回迁房要进厨房得先进厕所》的帖子。在帖子中,上传了一张一单元c12的户型图。
吃喝拉撒是人类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一天也不能停。所以人在设计自己房子的时候,都要为这两个功能准备出足够的空间。所以再小的房子,也要有厨房和卫生间,尽管人们在这两个地方待得时间不会很长。
原始的年代叫“圈”(juan),就是圈个地方解决这个问题,跟孙大圣给唐三藏划的圈也复杂不了多少;
后来叫茅房,用茅草搭建的小房,可以遮羞了,算是一大进步;
近代叫厕所,就是如厕之所,条件大为改善,有些文明社会的特征了;
现代叫卫生间,讲卫生的房间,突出卫生两个次,隐藏了本来的含义;
高档的地方更叫洗手间。把最好的一部分显示出来,最重要的功能却不说。
有人说马桶是西方的玩意,实在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五代后蜀的小孟皇帝就用七彩宝石装点自己的马桶了,后来国被宋灭,赵匡胤先生见了深以为鉴,马上打了个稀把烂,以至于今天的故宫少了这个稀奇。
到了今天的房地产来说,这个更是很可以做文章的,浴缸、马桶、洗手盆、花撒等等,都可以成为豪宅拿来说事的由头,甚至用来表现主人的品位或者身份。本地前几前一豪宅就拿17万的空运的意大利浴盆说事,1000年前的小孟皇帝也要羡慕。
至于普通小老百姓,大家发愁,厕所的功能还是太少,能再增加个淋浴就感激不尽了,却往往连个放洗衣机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其他功能了。
就在这个时候,最牛的设计人员上场了,他秉承了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创了青岛户型设计史上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时代。
我们常常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错误的,现在证明了,这句话在某些领域是完全成立的!
在青岛高层已经进入80套二、90平套三的时候,最牛设计人员做了100平的套二,把一些边边角角都设计上了,这样照顾到拆迁户们可以把原先小煤屋的东西在客厅边上有地方放。
尽管卫生间很小,但最牛设计人员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砖墙来搞干湿分离(一般卫生间是玻璃钢的干湿分离,不占面积、不挡光线),于是站在马桶上洗澡的新卫生间诞生了!
据说大家对最牛设计人员和批准人有个很高很新的评价,只有一个字:
据说大家对这件事和他们的解释也有个很高很新的评价,也只有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