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郊区地产兴衰事,请君只看惜福镇
(2009-03-13 12:54:32)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处天下之中,九朝古都,关内咽喉,中原通道,故为历代兴衰之标志。
同样的道理,如果要问青岛郊区地产的兴衰事,那就要看看惜福镇了。最近这个地方很是热闹,你搞2660,我就来个2680,算得上是价格大战惨烈上演。
惜福镇是百忍当年待过几个月的地方,十分熟悉,该地虽然已早已改为街道,但依然带了一个镇字,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其实恰恰是其真实写照,因为它的城市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大多数村子还是农家景象。该镇处城区、城阳、即墨三角中心,临崂山,交通便利,环境优良,本来是城阳东部四个街道中最偏远的,但因为一个地产企业的起步,竟然成了一番事业。
所以这是青岛郊区地产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
大约2001年,银盛泰开始在惜福镇起步,先做了盛世家园,使这个原本很土的小镇有了城市的景象,逐渐热闹起来,2003年,王沙路扩建,后来正阳路打通,交通框架迅速拉起来,更重要的是,这里去市区的公交车比城阳城区还多、还方便、还便宜。银盛泰后来又做了二期、三期的盛世景园,直到四期的盛世美域。盛世系列把这个小镇的地产搅热了,但也把价格拉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了伏笔。02年盛世一期开盘起价不到千元,到了06年三期就到了4500元,4年涨4倍,而且户型还是偏大,房子由多层到小高层又到北部第一高度,离实际越来越远,到了后来,就全靠市南人来买了,自己把自己搞进了死胡同,就成了典型的作茧自缚,利令智昏了。
当然,利润还是很高的,尽管已经出现了滞销,但大形势还不错,所以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的开发商前来,大家对这个地方都是信心满满,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准备大捞一把。
2006年秋天,本区域开发商招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史称惜夏板块会议,一时间大佬云集。会上有某老板出语惊人,要把区域楼盘都打造成高端,价格要拉到6000到8000元。似乎是这个区域要迎来大发展的预兆,其实却是这个区域走到顶峰的标志,因为其后就基本走下坡路了。参加会议的人虽然级别不低,但没有几个清醒的,他们的贪婪和短视导致了今天的被动局面。
做一个区域的市场必须站在全局来审视它的地位和支撑点,否则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百忍以为,青岛全区域楼市分为三线市场,市内五区为一线市场,一线又可以分为市南、市北和崂山区南部组成的高端三角和四方、李沧和崂山区北部组成的中端三角。黄岛、城阳和市郊五市中心区域组成二线市场,当然,两区相对高一些。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乡镇成为三线市场。三个市场的操作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价格要划分清楚,三线区域想卖二线价格,没有支撑点是很难突破的。城阳和西海岸都是二线,却非要和一线价格接轨,结果还是摔下来,代价惨重。
惜福镇也一样,它本来是个三线市场,即便是有崂山等资源作为支撑点,但最多也只能算一个介于二线和三线之间的一个地方,或者说,它的价格只能和即墨城郊的房价差不多,这才是它的市场的真实定位!但06年的惜福镇的价格已经和城阳城区的价格差不多,几乎是即墨房价的两倍,如何能支撑得住?
其实这个地方做地产只有两个路线,或者做低端,吸引本地客户或外来人员,比如盛世一期销售就很好,而且这个可以把量做大;或者做高端,吸引市南高端,做五加二,比如百福山庄,当然这个高端不能搞太多,现在百通也来,财宝山庄,还有青建、伟东也在规划,量太大,也难以承受。
这里还有个例子,就是千禧国际村。单看名字就有问题,若是做国际,就高端一些;若是做村,就低端一些,毕竟是百万大盘,先把人气和配套聚集起来。结果最后搞的不高不低,5000起价,又搞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过气明星来代言,最后硬生生把个盘给做僵了!
一年前的春天和该区域某项目负责人聊过,建议他们的高层3000起价,把均价压在3500以下,结果人家不同意,觉得利润太少,拖到现在的结果只能是利润更少!08年夏天在和另一项目操盘手吃饭时也提醒该同志市场形势严峻,结果该同志竟然把市场的转好寄希望于青银收费站的取消,真让人苦笑不已,要知道王沙路的交通很好啊!
现在惜福镇的价格最终回到了2字头时代,回到了它应该有的价值。而且现在城阳北郊的学府康庭也回到了2字头时代,而西海岸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无论是黄岛千禧龙花园的四万五也好,胶南康大风和日丽的三万抵十万也罢,相信都不如直接降价效果好,都到了现在了,还是直接一点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