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商业地产漫谈之三:美人迟暮、中山末路

(2009-02-16 12:36:39)
标签:

杂谈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常常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悲剧的结果,让人不胜唏嘘。

英雄末路自然很好理解,比如项羽到了乌江,关羽到了麦城,所谓造化弄人,更多是对时势的无奈。而美人迟暮本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变化,毕竟是人就会老。但在中国人看来,却成了一种悲剧,其实原因还是古代男女不平等,美貌一去,魅力也就没了,女子就失去了竞争力,尤其在宫里府里,便是红颜薄命了。而据 陈丹青先生介绍,在西方社会,有文化有品位的老太太们却是美丽不减,风采依然,压过年轻女子,所以没有美人迟暮的说法。

青岛商业地产漫谈之三:美人迟暮、中山末路

                 最美还是老城区

人的衰老是自然的规律,而城市的衰老也是规律,尤其是商业兴衰,很难扭转的。青岛中山路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数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提出要振兴中山路商圈,让其东山再起。当然,都没有什么作用。当然这里面有个老城区的情节,毕竟这些人中基本上都是年轻时在这里生活过的,看着衰落,于心不忍,便抛弃理性,想去挽狂澜于既倒。青岛92年的东扩之所以是由俞正声这样一个外来的人主导,除了眼光见识之外,也与没有这样的情节有莫大关系。其实老城区衰落是一种历史的宿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青岛92年东扩后,城市中坚人群迁移导致城市重心发生转移,香港中路商业崛起,而留下在西镇和团岛、小港的多是年老体弱、收入属于中下的人群。而且空巢现象增加。百忍走在那一带的街上明显发现,年老者众多,闲聊者众多。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中山路商业衰落,就是所谓的美人迟暮了,容颜衰老了,神仙都不能挽回。

现在呢,拥有较大财力的市南和市北政府要复兴西部老区,也是折腾好几年了,还没有个结果。李嘉诚的小港项目06年就已拿地,但到现在还是进展缓慢。

市南中山路据说当年还请过上海新天地的罗康瑞来百亿巨资全盘改造,老罗算计了半天,感觉风险太大,才到东部选了个烂尾楼做了,就是中环广场。回头再看,老罗要是真做了,还就真栽在青岛了。顺便八卦一句,老罗还是个有品位的人,要不也不会选年岁半百的朱玲玲。这样的眼光绝不是纨绔子弟霍启山等人所具备的。

其实就西部老城区天然条件来讲,是一个很不适合做大商业的地方。其三面环海,只有东北有出口,而且两个道路都不是很宽阔。周边的道路也是一般,多为小街小道,犹如蛛网,再加上火车站和铁道线路,人流物流进出很是不便。颇似麻袋里做道场,很难施展开来。

现在所谓的改造,把多层老楼改成摩天高楼,把小户贫民搬到四方等地,可以带来一部分新居民,从而带来一部分消费能力,但现在又遇到经济危机,目前基本上靠政府的能力支撑之下,又能走多远?

有人认为还有一个机会,就是隧道,百忍认为这只会给该区域带来堵车之烦恼。且不说现在已经流传出的40元的费用收取车辆们能否承担,就算是未来车如流水,西镇区域也只是有个过路的作用。

青岛的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可谓是让人惊心动魄2002年才是10万辆,07年突破20万辆,而08年仅仅一年就突破30万辆,未来几年速度也不会慢。这样的增速相对于道路的改善而言简直是车薪起火杯水来救。所以我们发现道路越来越堵,行车速度越来越慢。

团岛和西镇基本是当年德国人的规划,他们哪里想到今天的汽车时代?所以出现今天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但今天的城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了。所以既然作为通道,就不要再做这么多高层住宅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城市北部和东部这么多的城中村改造才是财尽其用,但这个城市不合理的城市行政区划却只能如此:雪中不去送碳,锦上却来添花

少盖点高楼,多改善基础设施,更多的保持这个古城区的欧化风貌,中山路这个迟暮美人还是能吸引人来的,要是不顾规律,乱改一气,中不中,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就成了个四不象了,那时就只能是美人迟暮、中山末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