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的偶然与必然——读比尔.盖茨自传《源代码》(一)

(2025-09-09 14:54:34)
标签:

比尔盖茨

自传

家庭教育

计算机

青春期


人生的偶然与必然——读比尔.盖茨自传《源代码》(一)


    比尔.盖茨出了自己的自传,我就买了一本读。虽然过去看过比尔盖茨的相关传记,也看过他的合伙人保罗写的自传。但听一听本人的自述,还是不一样。
    总体看了一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他成立微软之前的成长历程。他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大学生的家庭,祖父是西雅图附近偏远小镇的工匠,姥爷是西雅图著名的银行家,姥姥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打牌技巧很高。妈妈大学时是学生会领袖,爸爸参加过二战,战争结束后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认识了他的妈妈。当时爸爸让当学生会干部的妈妈帮助找个舞伴,妈妈只是答应,并没有行动,爸爸再次追问时,妈妈说,我已经帮你找好了,那就是我!爸爸说,咱们个头差距太大了(爸爸大约两米高),妈妈踮起脚说,我看正合适,爸爸说,那咱们约会吧,妈妈说,好呀!
    从他爸妈的叙述,可以看出父母的性格差异。父亲稳重,但有心计。母亲开朗,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一切。
    母亲家族这边几代都很富有,母亲心目中的偶像是肯尼迪的夫人凯瑟琳。母亲的梦想,是把自己的家庭经营成肯尼迪家族那样。父亲是西雅图著名的律师,母亲是当地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的高管,后来成为领袖。
    比尔盖茨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母从小就对他们寄予了很高期望,精心设计每一次家庭活动,包括每个节日都是精心安排。父母和西雅图一些精英家庭定期会聚会,创造大人与孩子互相交流的机会。这也让我想起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与几个朋友家庭,组成了一个叫“非常七加一”的家长群,经常领孩子一起去参观企业,去郊游,一起去户外聚会和交流。
    盖茨很小就表现出对数学很感兴趣,也喜欢读书,有些特立独行,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叛逆,和追求完美的母亲经常发生口角。父母还特意为他找了心理医生交流。心理医生在与他多次交流之后,对盖茨说,你的父母爱你,你和你母亲的战胜你会胜利,因为你们早晚会分开她们,你要走你自己的路。所以,现在,你把主要精力不是用在与母亲斗争上,而是要考虑你将来自己独立生活需要准备哪些技能和素养,把精力用在自我提升上。然后,这个心理医生就对他父母说,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去选择吧!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就开始对父母的管制提出抗议,父母身边有专业的心理学家当然最好,如果没有,父母和孩子就要想办法创造机会,通过交流,化解彼此的分歧矛盾。这让我想起我儿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与妈妈发生矛盾,他就提出开个家庭会议,彼此评价一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然后,通过交流,他把对母亲的意见通过交流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使他妈妈感动的热泪盈眶,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博客《儿子发起的家庭恳谈会》。
     盖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父母为他选择了一个条件更好的学校。他虽然有些排斥,但还是接受了。再后来,他父母又送他去西雅图最好的私立高中——湖滨中学读书,并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在那里认识了几个朋友,在学校见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他们在学校通过一个线路与一个大的计算机中心链接,这在当时的高中是很少见的。大型计算机按小时计费的,只有这种贵族高中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盖茨很快迷上了计算机编程。迷上了BASIC语言。
    当年我读高中时,也是学的BASIC语言。当时全校只有两台苹果II计算机,其他都是类似310那样的学习机。我后来读大学,也是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会了许多计算机语言,比如c++,PASCAL、COBOL、FORTRAN、LOGO等语言,后来我参加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就是选择了BASIC语言来做题,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国家认可的程序员,当时,黑龙江省一共18人通过考试,我们市一共3人通过考试。那时候,我一直想去日本当程序员,据说工资很高,还特意在夜校学习了初级和中级日本语。后来因为在单位干的小有成绩,担任了企业中层干部,就不再考虑出国了。再后来,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调整,也渐渐不再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回头想,各有得失。
     人生充满了偶然和必然。我们出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兄弟,赶上什么样的历史机遇,遇到什么样的同学和朋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回头看,我们为什么走到今天,为什么有这样的历程,似乎又都不完全是偶然。
     先写到这里,下回再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