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穷无尽的边疆(二)
科学家可以在一种没有成规、偏见或商业需求等压力的氛围下,开展工作。他们竭尽所能为科学工作者提供强烈的团结感和安全感,以及极大程度的个人知识自由。
——范内瓦.布什
“如果为中小企业建立‘研究诊所’,这些益处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企业家便可以比现在更多地利用研究成果。”我们中国现在最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科研咨询服务”。虽然已经有了科技特派员,但效果还不理想,机制还要完善。
“以牺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其他对国民福祉至关重要的研究为代价来发展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我国改革开放前就是学习苏联,重视理工科、轻视文科。而美国实际吸引了全世界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最近,人工智能出现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忽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那些训练有素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伟大天赋,很多被用在了非科学的目的上。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有太多的人投笔从戎(参加二战),然而他们本身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些本应该上大学接受科学训练的人,也未能获得受训的机会。”
俄乌战争也将会使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出现巨大的人才缺口问题。
“要造就顶级的科学研究者,我们必须先选择一个较宽泛的范围对高级人才进行选拔,然后在后续时间和更高层次上不断地进行筛选。没有人能直接从最底层选出顶级的人才,因为一个人是否会成为顶级研究者,会受到很多无法衡量的未知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智力和性格、精力和健康、幸福感和精神活力、兴趣和动力,而且谁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因素会必须包含在这个超级教学演算之中。”正如孔子说的: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花而不实者有矣夫。对教育,我们要心存敬畏,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急功近利搞类似重理轻文的一刀切,因为不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不同,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很难预测未来十年真正需要的是哪些特征的人才,包容性和开放性才会有更多可能。
“即使全知全能,我们可能也不会给你一份可以让你一举造就顶级科学家的计划。我们认为,我们最好的计划是为各种各样的人和拥有各种条件的人提供机会,以使他们能够自我提升。”谁也不是上帝!
“如果以能力而不是家庭财富决定谁应该接受科学的高等教育,那我们就可以保证科学获得的质量能够在每一个层次上不断得到改进。”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这种思维方式,中国古代的科举也是一种相对先进的制度安排,为各阶层人才提供了晋升通道,促进了各阶层人才流动和优化,保证了精英团队始终有新鲜血液进入。
人工智能时代,世界需要人才的再教育,人才结构需要重组,这些工作都需要提前谋划和尝试。有些要由上而下,有些要由下而上,面对飞速变革时代,成年人需要不断再教育,不断转型,孩子们需要接受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式。
“那些在国外留学的人亦可收益于世界各地的最新科学发展。”对教育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要面向世界,拥抱世界,万物皆备于我,不能闭门造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