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高——色彩摇篮曲的作者 (十)

(2009-06-25 21:46:49)
标签:

摇篮曲

印象派

画家

店主

梵高

文化

分类: 梅子译文

不少艺术家都喜欢研习梵高的作品,以次来汲取自认为有用的东西。

 

   在阿尔居住的数月间,梵高逐渐摒弃了印象派画家的色彩组合理念,他认为:“印象派画家带来的时尚元素是不稳定的。”由于色彩唤起了他的激情,文森特开始崇尚Chevreul的色彩法则,并致力于研究Jules Breton的作品( 即他在Courrieres不敢进入他的工作室的画家)。梵高给了我们关于艺术革新的启示——道路并不是直线性的,而是需要峰回路转,回头望望,才会有新的创意。

 

    随着他愈来愈自由地运用色彩,梵高对自然的热爱也愈来愈强烈了,“我陶醉于所看见的一切......我拥有情人的敏感、盲从。”人类的眼睛可以辨别出一亿种不同的颜色,颜色组合可以是无限的。或许,将来某一天,掌握高精电脑技术的人能够破译梵高的色彩组合密码,那么,如此疯狂的复杂结合体就会在瞬间被理解了。

 

    文森特经常昼夜工作,不思饮食。“我找到了去年夏天用过的高亮度的黄色,我很激动。“ 经过一夜的辛苦创作出的自画像,他竟很不满意,把它卖给了阿尔的店主,代价是几张日本版画,后来,店主又把它卖给了一名牧师。

 

     历史再现了——1946年,Lewenthal,一名年轻的美国画廊商人驱车至巴黎市郊,轮胎爆胎,他只得来到一家小餐馆找汽修机械师,这家餐馆光线昏暗,但墙上的油画却闪耀着微光。Lewenthal一眼认出,那就是——梵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