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点开胡茵梦的博客,听到了天籁般的歌声,闭上双眼,不觉,心中无限的惆怅全部了却。梵文演唱的“观自在”如同天空中一缕慈爱的佛光笼罩在心田,让你的心顿时清澈、明润。于是,踏遍大街小巷的图书、音像店,寻找这张盘,却一直没有音讯。
那天,再次去图书大厦淘书,“怎么这么难找‘观自在’啊?”,我跟先生抱怨着。一女子回头:“观自在,我在那边看见了,跟我来……”终于找到了,我们兴奋不已。以后,每天,我们的车里都回荡着这首由黄惠音演唱的《静心版观自在》。这样,单调的行程变得悠然、幸福起来。
于是,我想到了J,那个音乐造诣颇深的学佛的美丽女孩,一定要和她分享这份快乐。特意再次去图书大厦,兴冲冲地抢走了最后一张《观自在》,然后,给J发短信,我想象着J收到盘后高兴的神情,心中无限幸福。
不料,J根本无暇顾及我的馈赠,她并没有象我想象的那样喜欢这张CD,甚至,根本没有听。于是,我心中莫名地涌起种失落感,好像小时候,学大哥哥们“打水漂”,站在岸边,全神贯注地往水里投石子,却没有看到预想的水花儿,有点扫兴。
逛到哲学书柜前,寻找弗洛姆的书,问了管理员,他们都未曾听说过,正打算抱着音像转身离去时,一个小伙子过来说:“弗洛姆在这!”他带着我走到西方哲学书架前,用手指捋着书名,抽出一本小册子,是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然后又去另一面书架,专门为我拿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在我没来得及道谢时,他已转身离去了。
我忽然想到应该给儿子的钢琴教师买一本弗洛姆的书,正是他向我介绍的弗洛姆。于是,拨通了老师的电话,不料,老师谢绝了。
看来,不一定,每个人都乐意接受精神的馈赠。不过,当你真诚善良地去面对每一个人时,予人玫瑰,手是一定会有余香的。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太多的时候,接受了馈赠,却来不及道谢。在这个忙碌的物质年代,少有人愿意用心体会那些精神上的馈赠。但是,我还是珍惜一切有缘人的馈赠,真心地向他们表示感谢,哪怕是那些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人,比如,书店中帮你找书的陌生人……
毕竟,往水中扔石子的孩子,总是希望能如期看见水花儿的。也许,我被岁月刻上年轮的外观下还留存有一颗“童心”,所以,我总能体会到孩子的心境,也喜欢用孩子的心境去揣摩外界。不过,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有一颗“童心”是不是很可贵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