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底里都隐藏着一个“真我”,它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人觉得只有精神不正常或有心理疾患的人才需去看心理医生。我不这么认为,带着对自我的好奇、疑问,那天,在丰联的星巴克见到了李先生——他中等个子,镜片后藏着的眼神显得忠厚、可靠。
谈话从幼年时期的学习状况到工作、兴趣爱好。其实,心理学博士的分析与我原先的认知是吻合的——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误入了枯燥的行业,自幼数学极差的人进了与数字相关的行业,当然就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又不能放弃这份收入稳定的职业,怎么办呢? 方法很简单,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在有基础的前提下,都去做,享受过程,不看结果,克服头脑中那些阻止你去做事的声音,相信自己,因为是为了快乐才去做的,比如,学英文、弹琴、练书法、茶艺……
当事情被参透了之后,失去了面上那层薄纱,于是,原本可憎的面目变得正常了,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为赋新词强说的“愁”了。从茶艺学来讲,泡一杯茶,重视的是冲泡的过程,而不是最后品尝茶的滋味,好比因果,因就是过程,重视过程要比重视结果重要。那么,就只剩下这由内心反射出的行为了。总之,按部就班地去做,去享受就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