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臆想

(2008-05-11 22:20:12)
标签:

杂谈

传统文化

老屋

分类: 行迹

    听任老师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课程被老师用太极、周易、八卦的理念诠释得平实、透彻。

 

    老师讲:“文化(culture) 不等于(civilization)亦不等于受教育程度( education ),其实,很多俚语都含有大量礼俗的文化。”我则遥想起老屋,门前那棵老杨树还有隔壁的奶奶。她面色苍白,不论什么时候,头发总是纹丝不乱。十多年前,刚刚迁入老屋,她怀里抱着一个红底黑漆花纹的陶瓷罐,作为我们的结婚礼物。在老屋的岁月,夫妻无数次的争吵都被“笃笃”的叩门声中断了,老人端来的小豆粥、素丸子化解了无聊的争执。

 

   有时候,我们不能以读过几年书,拥有什么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文化,很多不认字的人,以他们大半生的经验磨砺出了很多真知,这种理念,因为它的质朴、单纯,会让我们接受起来,由于没有知识的外衣来粉饰,反而显得更平和、真挚。真的,很想她,想我们那间闹市里消逝的老屋,想门前那棵顽强的树……

 

   到底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都没有看进去呢? 大概缘于没有掌握“法”、“式”。这个网络时代,看似知识爆棚,其实,沦丧的道德被人们当成饭后的谈资,没有人关注真正的知识。该怎样读书,才能使文化浸润我们的血液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发型
后一篇:姑苏园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