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听写生字,忽然发现小学课本中有那么多的精华。老舍先生用白描般的朴素语言把一只活泼的猫咪跃然纸上。还有《小狮子阿尔莎》、《爱的教育》、《鸟的天堂》……那么多二十多年前的课文,现在读来,才更能理解大师的写作手法。真想把那些童年的古诗词、旧课文都重新翻翻、背背。
因为害怕看小说时,被主人公抓牢,陷入作者预设的圈套,继而影响我来之不易的平静心态。所以,近期,在同时阅读五、六本书——淮南瑾的《庄子解读》、周易《住宅风水》、莱辛的《又来了,爱情》、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结果,哪本书也没有真正进入。
正在灯下专注阅读《UCP600》时(专业书也不能丢啊,从事这么多年的国际银行实务,哪能不看原版的国际惯例啊?)接到任老师的电话,问我是否读了周先生的《红楼梦真故事》? 才想起这本半年前发给他的由内部论坛下载的故事。任老师再次提醒我这本书的重要价值,总之,太值得拜读了。啊,又多了本该读的书……
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期,时时感到压力很大,怎么有那么多该看的书没有读,那么多该学习的知识没有去研习,那么多该弹的乐谱没有练,那么多……
选择太多了就会茫然、焦虑。犹如在高档自助餐厅里用餐,由于品尝的各式佳肴过多,反倒捞了个“消化不良”。常常感觉自己犹如一块无用的海绵,四处汲取各类知识的“糟粕”。由于太多的精华知识同时侵入脑海,精华太多了,于我而言,反倒成了“糟粕”……
最终,决定什么书也不读,什么谱子也不练,上床睡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