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自博--时代弃儿--

(2007-06-23 22:10:41)
标签:

相声

悲凉

分类: 喜欢你的文字(引文)
忙里偷闲聊将歌舞悦耳目
苦中作乐暂把茶茗宽心怀

    这是我在天津大胡同谦祥益茶楼的戏台上抄下来的对联。

    06年这最后一天,我坐上了去天津的火车,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想出门耍耍。70多分钟的车程,很痛快,天津有好吃的好玩的好东西,何乐不为?
    到达天津的第一个晚上献给了二人转大舞台。我们3人买了最贱的票,五块钱,在最后几排,那剧场真不小,于是我们离得舞台十万八千里。进场晚,离演出结束只一个小时。过节的缘故,台上演员十分卖力,就是不见真正的唱段。一个接一个的搞怪——扇鞋底子,装傻子之类的。里面有一个男演员还真有些真功夫,正反空翻鲤鱼打挺,还能纵身上7、8米的桌子椅子磊出来的高台。
    前排不停地有人给彩头,粉红崭新的百元票子,令得演员更发疯似的卖力。
    简陋的剧场,拙劣的表演,粗糙的舞台,但抑不住人声鼎沸,笑声连连。过节了,大家都高兴,我也是。
    第二个晚上我们去听了相声。天津大胡同里面的谦祥益茶楼,古朴而随意,花上15块钱就可以看上3个小时货真价实的相声现场。要了一壶茶,依照我们的风格,仍是最贱的,20的茉莉花,不过应景,谁又真喝。
8点多进场,直到10点半离开,脸上始终挂着笑,有那么开心吗?呵呵。老段子新段子快板唱段,那些相声艺人在我眼里确是异于常人,不说那一招一式的动作,豁亮的嗓子,就单单他们一个个那面相,我看就非同一般。一个个都面露红光,血气上涌的样子,精神抖擞。不知道是不是从小练功,让他们得以如此?
    听完相声回去的路上,我们一行三人先步行了一段,津门满城覆盖着雪,树上结着银花,冷极。路旁的旧式砖房和洋楼在路灯里影影绰绰,要不是因为寒冷让我保持了足够的清醒,我真的会以为我这是在20年代的津门。
    回到宾馆,洗漱完毕靠在床头抽烟,隐隐闪出一丝情绪,胸中某处为之凝住了一秒。我想起了在台上跪唱大悲咒为观众祈福的演员,他说感谢的时候我听出了他假声里的真诚,演员的一切都是观众给的,吃穿均由观众给,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我眼前还浮现了谦祥益里的老相声艺人,将文革时的辛酸经历平静地汇入段子里,笑看人生。
    我突然明白,这丝情绪叫悲凉。我也不太明白,其实大家看起来过得都还不错,谁又知道背后的辛酸呢?

    回到北京之后,电视上演郭德刚相声,这个惯于捉弄人的搞笑大户,唱起他们德云社的社歌,声声凄婉,我站在窗口看着外面路上的残雪,一不小心,就好像到了北平,那丝细微的悲凉渐渐扩大,覆盖了这个新西元年的第3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