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建立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配备制度的提案

(2014-03-07 13:41:44)
标签:

教育

关于建立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配备制度提案

 

案由:

随着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随着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各级政府在文化投入上的不断加大,其中,公共图书馆作为特殊的文化场所,集中体现了政府和群众的要求,成为我们身边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场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力度。据统计,我国每3.7天就有一个图书馆新馆开馆,其中不乏一些建筑面积大、设施先进、藏书量多的图书馆。根据文化部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县级图书馆的目标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较多的经费用于购书,2012年,各级财政对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数达93.49亿元,其中购书专项经费14.78亿元。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也不断增大,总藏量达7.89亿册(件),平均藏书量达到20多万册。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4.34亿,文献外借册数达到33191万册次。这些数据表明,公共图书馆有了长足发展,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事业的拓展,已经有了重要场所。

但是,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产生了本质上失衡: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如场馆等公共设施有了长足发展,条件逐步完善;图书馆的软件建设,尤其是馆藏图书的选择和配置,日益成为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1个省、市、区的9116人所做的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的调查,73.2%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垃圾书很多,其中34.2%的人认为“非常多这也是导致人们的阅读兴趣逐渐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目录虽然有大的分类,但是每一类中都有卷帙浩繁的海量图书,优劣不辨。同时,图书出版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图书馆的图书累积越来越惊人。2001年中国出版的图书有15万种,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高达37万种。2012年我国的图书出版数量已经冲破40万种大关,增速非常之快。现如今,中国年出版图书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图书质量优劣高下悬殊,但数量如此巨大,不仅对于多数读者来说很难取舍,对于一般图书馆来说,也很难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最优化的选择

更为恶劣的是,公共图书馆稳定的藏书需求,稳定的采书经费,逐渐催生了一个畸形的馆配市场,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以前,新华书目报上对新书的信息收集很全,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个可供书目进行采购。随着出版数量的急剧扩张和采购形式的时代变迁,书目报订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通行的做法是:馆配商提供书目,图书馆进行选择。因此馆配商提供的书目成为图书馆使用的最主要书目。这些书目里的图书,除了拥有便于集中采购的优势之外,劣势十分明显:书目不权威,图书覆盖面很狭窄,导致图书馆对真正优秀图书的漏采十分严重。为了追求更大利润,馆配商以种种渠道出版质量低劣、价格虚高的图书,用低折扣占有市场的行为,早已不是新闻。这个虚假繁荣的馆配市场,成为一条利益至上的生物链,与图书馆保存精神遗产、开发文献资源的初衷背道而驰,更严重干扰了公共图书馆的正常有序发展。

一本“垃圾书”收藏进图书馆里,比它在市场上流通所造成的恶果大得多。在市场上流通,会随着市场上新书的不断涌现,在淘洗中很快消失。在图书馆里收藏,不仅浪费了购书资金,而且还会占用储存空间,耗费人力、财力管理。最重要的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社会教育。选择所藏图书的优劣,是开展教育优劣的前提。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导致了图书馆所藏图书良莠不齐、从客观上严重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质的主因第一,图书出版泛滥,数量惊人,难以分辨。第二,图书管理人员学识不足,难以分辨图书优劣。第三,部分图书馆存在着馆配图书招标暗箱操作,导致“垃圾书”光明正大被馆藏。第四,国家缺乏基础书目的引导和权威书榜的指导。

因此,当下最迫切的是应该进行必要的书目研制,建立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制度。

   

本案建议:

一、建立国家公共图书馆(含大中小学图书馆和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基础书目配置制度。由国家权威机构颁布各种规模的图书馆应该配置的重要图书。基础书目是造就现代中国人的基本途径,对于形成全民的共同价值,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尽快启动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的研制工作。国家应该在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中拨出经费作为公共图书馆基础书目研制基金,用于对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基础图书书目的研制。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民间机构与图书馆系统进行合作组织研制,同时,重视发挥民间研究机构和阅读推广人的作用,组织第三方进行监督和质量评估。

、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别研制不同数额的基础书目,供图书馆选择和配备图书基础书目作为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最低限度标准,建议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型公共图书馆,研制配备一万种左右的基础书目,市县级图书馆和一般高校可以配置五千种左右的基础书目,中小学校等小型图书馆配置一千种左右的基础书目。

、每年出版的新书进行遴选和增补书目的持续研究。基础书目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信息爆炸时代,必须更加及时地吐故纳新。因此在研制完成后,应该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版的变化以及读者的意见,不定期地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删。对每年出版的新书也进行跟踪监测,将一些好书及时纳入到基础书目中来。

、对于入选基础书目的优秀图书,图书馆应在日常工作中向读者予以持续推介因此采购时与一般图书相比要每种适当多配备册数,以满足读者更多借阅。特别是学校图书馆,可以配备到能够满足一个班级同时进行共读的数量。

、对于入选基础书目的图书,进行严格的价格监控。国家可以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对入选书目种类多的出版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激励出版机构对图书品质把关,更有意识地主动进行文化传承与积累。

、对特定人群的图书馆(室)进行相关的基础书目研制。对盲聋等弱势群体的书目研制、推介工作,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比如全国的60多万农家书屋,很多配备图书在内容和质量上广受质疑。对这些基层书屋的配书书目要给予充分关注,用专业的书目引导人民群众的阅读方向,用优秀的图书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

 

 

建议办理部门:文化部、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