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北京十一学校印象
教师节的鲜花

知道十一学校,最初是因为李金初校长。
我在主编《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的时候,曾经与他有过交往,也在一些会议上见过李校长。他的改革精神与创造激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十一学校,是因为李希贵校长。
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着他的足迹,从潍坊的教育改革,到十一中的教室革命;从《为了自由的呼吸》到《我在美国的36天》。他与前任李金初一样拥有改革的精神与创造的激情。
应李希贵校长的邀请,教师节这天,我走进了心仪已久的十一中。在听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以后,对学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走马观花”。应该说,十一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数学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到学生争相让我在开学护照上签名;从学科教室与教师工作室的合二为一,到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活动,无不让我感慨万千。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李希贵校长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学生第二》。这是他的随笔集,从书名就可以知道,他是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的。是的,这与我们新教育的理念也是非常吻合的,我们一直把教师的发展作为新教育的逻辑起点,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所以,与学生一起成长,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与基本路径。

在十一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李校长和他的教师团队的匠心独具。
因为是教师节,来到十一中时,可爱的孩子们送上了一束鲜花。我说,应该把鲜花送给你们的老师!孩子们说,你就是老师啊,你是我们老师的老师,一会儿你还要给我们的老师做讲座呢!孩子们的消息真是非常灵通。这天,李校长让我为老师们专门谈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听完数学课,为教师们讲了一个小时的专业发展问题,说的是新教育实验的“前行、攀升、飞翔”理论,也就是要通过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通过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通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讲课期间,看到许多孩子们来到会堂,似乎在寻找他们的老师,表达他们教师节的特殊情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