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10-10-22 14:12:07)
标签:

少儿

朱永新

中国

新教育

素质教育

分类: 行走新教育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报记者赵雪力 董映雪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场民间的教育改革运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和“十一五”重点课题。该实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有望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

 10月17日,新教育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应民进新疆区委会、新疆教育科研所的邀请,莅临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为全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就有关新教育理念和实践作专题报告。

 朱永新教授两个半小时精彩、生动的报告,不时赢得老师们的掌声。幽默朴实的语言,发人深省的理念,令人憧憬的终极教育构想……句句玑珠,令人回味。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快乐”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教育实验的起点。我们新教育实验就是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实验。

 传统的教育观把教师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的价值要通过学生的成绩分数来反应出来,这样,教师就是为学生而活着。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快乐。教师本身并不是工具,教师既不是春蚕也不是蜡烛,而是既照亮孩子也照亮自己的火炬,教师必须直接享受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以教师的的成长来带动学生的成长,是我们新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全国现在有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实验区,852所实验学校、100多万教师和学生参与了这项教育实验。新教育是一个共同体,核心理念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在对现实教育接纳和反思的基础上,努力对当前的教育和社会进行革新改良。在新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体系,这些理念原来都是写在教科书上,现在我们把它变成行动。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本身它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梦想: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因为对现状不够满意。新教育不仅是科研项目,它更是教育生活。通过“四个改变”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实验的梦想。

 第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在最初的时候,就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提出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追求教育理想的成功。
    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让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新教育实验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追求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一直追求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
    第三,新教育实验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
    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教育科研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一个分体的,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新的团体。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六大行动”助新教育之梦成真

 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心中都应该有“梦”,但只会“白日做梦”是苍白无力的,只有把自己的梦融入到新教育实验中,勇往直前地去探索实践,去补充完善,尤其是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新教育的“六大行动计划”,才能让梦想成真。

 第一、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这是整个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也是六大行动的基础。

 第二、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孔子很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

 第三、聆听窗外声音,就是要通过开展“与大师对话”等面对面交流的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整合校外社区等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培养创造的激情和欲望,寻找到人生与社会发展的本真价值和意义。

 第四、培养卓越口才,指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个学生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清晰地表达思想,表明这个孩子有强烈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

 第五、构筑理想课堂,是指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第六、建设数码社区,指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大工程。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构想

 有人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落实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直到今天素质教育好像还没有找到方向,我们新教育梦想探一条路子,做成两件大事。

 第一,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应试的压力、分数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枷锁。我们怎么样挣脱这个枷锁,怎么探索一条新的素质教育之路?事实上对素质教育比较共通的认识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分数的教育),三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在上述三个方面有自己明确的追求。新教育面向所有人,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教师、所有与到教育生活有关的人,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应该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在新教育实验下一步的发展中,一些构想也是这样考虑的。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新教育实验将会成为中国素质教育探索方面的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第二,全力打造扎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在当前的中国,提倡学派,既体现了我们学术勇气,也体现了我们学术追求。所谓的学派,在传统意义上,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一种称呼。很多学派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学派也是可以创建出来的。在创建新教育学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建立起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明晰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基本主张,我们的学术风格,我们的话语方式,我们的行为方式,从而成为我们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范式。我相信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期待着把新教育实验打造成我们中国自己的、扎根于中国本土的教育学派。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句源自梭罗的话,是新教育团队的一种信念。新教育是追求理想、追求美好的一种教育,倡导身心灵的统一,强调人的完整性,最好的教育是帮助人成为他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是理想,但更是行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