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说明白了新教育,又如何?文:农家小院

(2010-05-25 17:53:24)
标签:

新教育

教育

                                            

前不久, 干国祥老师,在论坛上发表了一文——《我能向你说明白新教育?不可能!》,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新教育。

 

又在不久之前,在干国祥老师的QQ空间里,看见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元祥写给朱永新老师的一封信。他在信里,对新教育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摘引要点如下:

1.关于新教育的定位问题

“新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其本质特征是什么?其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在你们的许多著述中,我没有看到一个一致的、统一的、前提性的、规范的理论阐述……

 

2.关于新教育的理论建构问题

任何一种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或教育范式,必须具有体系化的理论陈述,或者一组核心范畴、理论命题和论证逻辑……

 

3.关于“新教育”理论的论证逻辑和话语方式问题

理论应该是严谨的,实践应该是多彩的。读了很多“新教育”的著述和相关成果,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理论的逻辑严密性不够,而观点和策略的情感宣泄性过浓,比如,“新教育”的境界:“成长着,并且快乐着,诗意地栖居并卓越地攀行着”等……

 

然后,朱永新老师也诚恳地给予回复如下:

郭元祥先生,非常感谢你的留言,也非常感谢你的坦率。新教育需要这样的批评与思考。如果可能,看看我们团队最近几年的工作,你一定会非常感动的。方便的话,看看那干国祥老师刚刚写的关于新教育“言说”的话语。

 

诚然,郭元祥老师站在一个学术的高度,希望新教育能在理论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以此来指导实验的开展,均在情理之中。

 

看了他们几人的发言,而我作为一位普通的老师,甚至根本算不上一位真正的新教育人,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因素在新教育网师呆了个一年半载,仍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不吐不快。

  

什么是新教育?

 

在我的眼中,它首先不过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正因为它有种种缺陷,犹如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才心疼它,才去呵护它,才去完善它。至于它身上所存在的缺陷,今后专文述之,此处不再赘述。

 

什么是新教育?

 

它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它为每个有教育之梦的教师,描绘了一副广袤的教育蓝图。在这里,任何事物都是未知的,也是能“看”得见的,也是需要每个教师自己去一笔一笔地去书写。

 

什么是新教育?

 

它是一种起点低并最终可能抵达卓越标准的教育。只要你的心中有了教育之梦,那恭喜你已经跨入了新教育的大门。新教育首先想解决的,就是教师的幸福问题。借用爱情上的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心中没有真正快乐的男人,是不可能给自己的情人带来快乐的。而一个内心没有真正幸福感的教师,又怎能给学生带去幸福和快乐?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是什么困难会成为真正的困难呢?有了这样自觉的追求,他们就在一天天地逼近卓越!

 

什么是新教育?

 

它是一种很旧的教育,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新教育强调“读”和“写”,旧教育不是一直在提吗?新教育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阅读”,旧教育不是一直在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吗?可为什么旧教育提了这么多年,却收效甚微?仔细想想,就全明白了。你能想象到在县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培训会上众人委靡的现场吗?你能想象得到上级发放的各种教师培训书籍和材料,被教师束之高阁吗?你能想象得到网师学员疯狂购买教材而导致当当网卓越网图书缺货吗?你能想象得到有学员胳膊上打着点滴参加网师课程的研讨吗?旧教育所作的,不过是把这些理念当作一个口号,而新教育不过是在扎实地行动着,引领着。

 

什么是新教育?

 

它是一种自由,自我的教育。新教育一方面努力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方面给予巨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它只为我们指引,而不是为我们划定一些条条框框。在这样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君主,而不是别人的附庸!

 

什么是新教育?

 

它是一种有人引领,充满希望的教育。有些教育,只负责提出自己的理论与口号,一经提出就不管教师的死活。而新教育,有自己的口号和追求,更重要的是,研究中心一直在积极的引领着。在儿童课程,在教师专业阅读,在学校文化开发等领域,研究中心一直在积极的行动着,那些公益活动,那些网师课程……新教育人随时会感觉到,在你困惑的时候,会有人指引迷津;在你成功时,会有人为你喝彩,然后棒喝一声,逼你继续前进。在通向卓越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

 

什么是新教育?

 

它依然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教育。就如恋爱中的人问另一个:“什么是爱情?”,估计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回答。新教育和爱情一样,它是朦胧的,又是具体的;它是虚幻的,又是能够触摸的。只要你虔诚地带着一支长蒿前来寻梦,一定可以觅到自己的梦!

 

说到底,新教育不过是为大家编织了一个梦,存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而已。它在那个安静的角落里,等待着大家去找回属于自己的梦。

 

 

 

再来回顾一下传统的教育,他们的理论可谓明白清晰,正确无误。

 

从单一的知识中心到“德智体”的三好,再到最后的“德智体美劳”的五好;

 

从“五讲四美”到“三个面向”;

 

从教育大纲到课程设置;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

 

从填鸭式到小组合作;

 

从臭老九到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在某个阶段,这些口号和理论是何等响亮?何等清楚?可到头来,情形如何呢?

 

教育之路不过越走越窄,越来越遭人诟病罢了!

 

最后,我不禁想起问题的另一面:

 

即使说明白了新教育,又能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