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102:再说走势必完美
(2010-09-04 17:45: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你炒股票108课(配图版) |
教你炒股票102:再说走势必完美(2008-03-06 16:10:18)
如果是单纯地唯一分解,并不能显示本ID理论真正厉害之处,因为走势必完美对应的是一种最特殊、最强有力的唯一分解,这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竟然有这样完美的整体结构,这才是最牛的地方。
最完美的系统,肯定是自然数了,为什么?因为自然数具有诸多的唯一分解方式,例如素数的分解,但还有一种最牛的分解,就是对于幂级数的唯一分解,因为有这种分解,所以自然数有记数法。例如,2的幂级数对应的唯一分解就是2进位,而10的就是10进位。如果没有这种分解,我们就不能用记数法记录自然数了。
正因为这分解如此有力,所以我们都会觉得很平常,似乎自然数有记数法是天经地义的,其实,这才是自然数整体结构中最牛的地方。而一般的数系,一般是没有这种性质的。
同样,本ID的理论给出的递归函数,完美地给出市场走势一个类似记数法一样的唯一分解,也就是说,本ID揭示了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竟然有着和自然数有着类似的整体结构,完全超越一般的想象,这才是真正最牛的地方。
正因为本ID的理论揭示了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有如此完美的整体规律,所以才有了其后一系列的操作可能。这才是走势必完美真正关键的地方。
因此,级别在本ID理论中就极端关键了。为什么?因为本ID的递归函数是有级别的,是级别依次升大的。所以,搞不明白级别,根本就不明白本ID的理论。
那么,这样一个整体结构有什么厉害的结论呢?这可以推演的东西太多了,随便说一个,就是区间套方法的应用。如果市场走势没有本ID所揭示的整体结构,那么区间套是不会存在,也就是没有操作意义的。因此,区间套的方法,就是走势必完美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有了区间套,买卖点的精确定位才有可能,也就是说走势必完美的存在导致了买卖点可以精确定位,这显然是操作中最牛的一种方式了。
从1分钟一直到年,对应着8个级别,其实,这些级别的名字是可以随意取的,只是这样比较符合习惯。否则说级别1、2的,容易搞不清楚。
当然,加上线段与笔,可以有更精细的分解,但一般来说没这必要。
任何走势,都可以在这些级别构成的分解中唯一地表达。但一般来说,对于一般的操作,没必要所有分解都搞到年、季、月这么大的级别,因为这些级别,一般几年都不变一下。你看,从6124点下来,N个月了,还在30分钟级别里混,所以,一般来说,1、5、30分钟三个级别的分解,就足以应付所有的走势。当然,对于大点的资金,可以考虑加上日级别的。
也就是说,任何走势,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a1A1+a5A5+a30A30的形式(娇注:a-连接段 A-中枢)。而级别的存在,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任何高级别的改变都必须先从低级别开始。例如,绝对不可能出现5分钟从下跌转折为上涨,而1分钟还在下跌段中。有了这样一个最良好的结构,那么,关于走势操作的完全分类就成为可能。
完全分类,其实是一个超强的实质性质。学点现代数学就知道,绝大多数系统并不一定存在完全分类的可能,而要研究一个系统,最关键的是找到某种方式实现完全分类,说得专业点,就是具备某种等价关系。
而由于走势必完美,所以走势就是可以完全分类的,而所有的分类,都有明确的界限,这样,任何的走势都成为可控的。这种可控并不需要任何人的预测或干预,而是当下直接地显现的,你只需要根据这当下的显示,根据自己的操作原则操作就可以。
注意,完全分类是级别性的,是有明确点位界限的。而不是粗糙的上下平的无聊概念。也就是说,本ID的理论完全是数量化的,因此而就是精确化的,里面不存在任何含糊的地方。
所以,明白上面这些,这样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而不至于迷失于理论中了。
夜郎自大的中国大机构
(2008-03-10 16:21:13)让人无话可说的管理层
(2008-03-11 16:23:53)有了昨天的帖子,按照本ID的性格,一定要去究底穷源的。今天,我们就用最理性的分析,来说说这让人无话可说的管理层2007年以来的表现。
显然,2007年后的市场表现,完全超越了管理层的想象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刻理解这轮所谓流动性过剩制造的大行情的历史性意义。
本ID肯定是最早也是极少数坚决反对有所谓流动性过剩的人,因为,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不过是针对相应的池子说的。如果你只是一个夜壶,一头猪就可以让你流动性过剩;而如果你是太平洋,又何来流动性过剩?
请问,中国,一个要成为世界最强大资本大国的国家、一个要成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国家,难道只有一个夜壶大小的池子对面对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吗?难道不应该把我们池子变成太平洋去吸纳全世界的资金吗?
问题是,我们的管理层有没有把中国的池子变成太平洋的远见和具体的策略。而事实上,面对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我们的管理层采取了一种最没前途,最没技术含量、最可笑的方式。那连续的加息、调准备金等等,成了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世纪大笑话。
而管理层所有金融手段换来的结果却是,不但投机潮没有被阻止,不想见到的通胀反而不请自来。
更可笑的是,作为管理层重要智囊的某著名经济雪茄,曾不无得意地把他的设计公开,说只要与美国保持多少的息差,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再保持多少,那就如何如何美好新世界了。而不到两年,事实就如此残酷地摆在面前,那息差鬼使神差地从巨大的正变成负的,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他们一相情愿设计的玩意,被国际金融残酷现实彻底给玩意了。
请问管理层,为什么有时间搞这些可笑的玩意,却没有时间去真正把我们的池子做大?
对付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供应量,这是用脚趾甲都能想明白的道理。而我们的管理层,从530的半夜鸡叫到直通车的闹剧,百般折腾,结果还是没压制住这上涨狂潮,为什么?因为方法根本不对路。而这些无聊招数不仅无效,而且有害。例如,印花税闹剧只维持了几天,最终大盘又从4300点到了6100点,使得530成了一个有着巨大心理破坏却完全无用的闹剧。
至于530的决策过程,更是一个悲剧。但更可悲的是,现在讨论重新把印花税减下来时,却开始大走所谓法律途径,又提案又如何的。请问,530有必要的法律程序吗?难道有法律规定,加税可以一人拍脑袋就决定,而减税就需要层层通过走程序?在任何国家,关于税收的调整都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都必须得到立法机关等等程序才能得以实施,而530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不用讳言,530永远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中耻辱的一页。
基本温饱住行等当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但如果中国的民生问题的水平就停在这阶段,那是历史的悲剧。必须正视的是,民生问题也是有层次的,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站在历史的角度,更为重要。而我们现在的所谓低级水平的民生问题,归根结底,是在补课。
但在任何国家,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经济的稳定增长。一个经济出现问题的国家,任何的民生问题都是废话。经济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民生。
本来,我们有了一个强烈的势,一个强大资金流与信心流制造的趋势,让我们得以快速解决大量的问题。但,我们的管理层并没有驾御这个趋势,而是用了一个相反的错误策略,去扼杀了这个难得的趋势,那些本该解决的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却因此留下了更可怕的问题。
这就是管理层2007年的成绩单。
最可笑的是,用脚趾甲都应该知道,现货没搞好,期货根本没有基础。而我们的管理层,一方面被市场的趋势搞得方寸大乱(想想那些直通车、QDII、530等痉挛式的决策),另一方面又超英赶美式地大力推进所谓的期货,这世界的可笑,大概最高程度也就是如此了。
无疑,我们错过了一次轻松解决大问题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说,2007年,我们在虚拟经济层面上错失了点什么,并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那么,这个抉择,在2008年将出现在实体经济的层面。
一旦在实体层面出现错误的抉择,后果是什么,本ID都不想多说了。
说实话,本ID一定信心都没有,本ID希望自己错了,但事实从来都证明,在经济问题上,本ID错的机会很少。
对管理层,本ID无话可说。
我的苹果。
我们需要怎样的管理层
(2008-03-12 16:25:29)标签:
缠中说禅股票 |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
我们需要怎样的投资者
(2008-03-13 16:18:46)标签:
股票缠中说禅 |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