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他们让中国人喊出了“厉害了,我的国!”(转)

(2017-10-29 14:41:15)
标签:

厉害了我的国

分类: 没事瞎说
          2017年10月11日,两位院士同日离世。人们整理发现,截止2017年10月,已近尾声的2017年已经有12位科学大家离开了我们,在热闹喧嚣的世界里,他们走得如此安静。


一个让美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人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黄大年。

2009年放弃海外高薪归国,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去世,享年58岁。

因为他,我们的手机告别天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著名专家 张乃通。

为我国掌握无线通信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立下汗马功劳。2017年04月21日去世,享年83岁。

他的拓扑学研究,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中科院院士,数学届泰斗 吴文俊。

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2017年5月7日去世,享年98岁。

心甘情愿,当“煤黑子”“土疙瘩”
中国工程院院士,岩体力学专家 刘宝琛。
中国随机介质理论奠基人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中国多种矿藏的开采因他得以实现。2017年6月21日去世,享年85岁。

中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著名化学家、能源动力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申泮文。
他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镍氢电池。也是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之一,编写著作达70余卷册、3000余万字,其中两部教材至今仍被广泛地用作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2017年7月4日去世,享年101岁。

这个“烧锅炉”的不简单
中国著名能源动力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学俊。
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他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锅炉专业,建成国内第一个高压试验台。2017年7月4日去世,享年99岁。

他是当之无愧的“钢铁侠”
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柯俊。
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国际同行称他为贝茵体先生(Mr.Bain)是中国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2017年8月8日去世,享年101岁。

“农田院士”成就比肩袁隆平
著名遗传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英国。
他在杂交水稻雄性不育与恢复分子机理、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粮食安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8月9日去世,享年78岁。

他让我们这个民族仰望更远的星空
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  南仁东。
历经20余载,修建起了让世界瞩目的国之重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宇宙时钟“脉冲星”首次有了中国发现者。2017年9月15日去世,享年72岁。

高原上的“种子先生”
《科学队长》主讲人、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钟扬。
他坚守报国理想,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青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2017年9月25日,因c车祸意外逝世,享年53岁。

 

黄河水清了,他却走了
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显谟。
他是我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作。2017年10月11日去世,
享年102岁。

曾为国家大剧院等30余项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钢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祖炎。
长期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钢结构稳定、抗震及非线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2017年10月11日去世,享年82岁。

 

          是他们让我们喊出了“厉害了,我的国”!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啊?这么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悄无声息地走了,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