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全国高考填报志愿野鸡大学 |
分类: 没事瞎说 |
1、统招,统招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对毕业生生源的一种定义,它是相对于当时“委培”、“定向”及“自费”三种毕业生生源而言,统招就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并享受国家补助待遇的新入学大学生的称谓。
2、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
3、定向招生,定向招生是指: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的招生办法。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到农村及比较艰苦的地区工作,农业、林业、矿业、地质、煤炭、石油、水电、建材、气象、测绘、轻工、司法等部以及国防军工系统所属的某些学校可分别按隶属关系面向农场、牧场、林场、矿区、油田、野外地质队、水电施工基地、气象台站、盐场、劳改劳教场所和国防军工三线等地区招生,毕业后到这些单位和地区工作。
4、保送生,保送生无需参加高考,经学校推荐,即可进入大学就读。不同省份的保送生政策略有区别,一般省级优秀学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中获得奖项以及获得全国决赛奖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都是保送的对象。
5、师范生,免费教育,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具体实施时间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6、顺序志愿,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一个第一志愿院校,一个第二志愿院校,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7、平行志愿,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均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多个志愿,如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考生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均为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根本区别在于投档方式上的区别。平行志愿改变了传统的志愿优先的投档原则,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学校投档,体现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8、政策性加分,政策性加分即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