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读爱丽丝门罗小说《熊从山那边来》的读后感

(2013-10-11 10:06:22)
标签:

文化

    抛弃与抚摸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熊从山那边来》,真是一篇动人的小说。

    这是一个探索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庭的爱与关怀的故事。格兰特教授与菲奥娜已经相携走过了50年充满甜蜜和欢笑的人生旅程,他们住在加拿大一个白雪覆盖的小村庄里。然而,这种田园诗般的宁静生活随着菲奥娜的记忆力一天一天地变得糟糕而被搅乱了,菲奥娜得了老年痴呆症。菲奥娜被送进疗养院就医。当格兰特来探看她时,她交上了一个新的朋友奥布里,几乎不怎么记得格兰特是她的丈夫了。她和奥布里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让格兰特无所适从。如果情节停留在此,也最多是一个啼笑皆非的生活故事罢了。

    接下来写格兰特再来探视时,菲奥娜病了。在床上赖着,情绪很不好。格兰特看见坐着轮椅的奥布里在她床边,他们的手一直紧握着。

    “怎么的啦?”她说,“怎么的啦,心肝宝贝?”

    格兰特听见妻子用这样低俗的亲热口吻和奥布里说话。原来奥布里的妻子要把他接回家了。奥布里哭了,菲奥娜说:“宝贝儿。别哭了。我们一定会再次相见的。我们一定得这样的。我会去看你的。你也可以来看我的嘛。”

    奥布里离开医院后,菲奥娜不能从她的忧伤中摆脱出来,不吃饭,不愿做任何锻炼,总是哭哭啼啼的,哭泣使她的眼睛浮肿,开身毛衣的纽扣总是没对准,她的肌肉正在萎缩,体重在下降,生活快要无法自理。

    格兰特去找奥布里的妻子,格兰特请求能不能每周把奥布里送去见菲奥娜一次,并表示由他来负责接送,奥布里的妻子又拒绝了。他又试着问看能不能把奥布里送到医院去,让他长期住在那里,奥布里的妻子拒绝了,说没有钱。

    小说的转机总是令人惊讶。奥布里的妻子突然主动打电话约格兰特去参加一个舞会。这是一个主动的引诱,是一个考验。格兰特经过很多的犹豫,而最终接受了。这接受,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去“交换”去换取妻子的“幸福”。

    当格兰特再来探望菲奥娜的时候,他说:“菲奥娜,我给你带来一个惊喜。你还记得奥布里吧?”菲奥娜对他瞪视了很久,说:“人的名字我现在记不住了。”

    当丈夫费劲努力来成全妻子的快乐时,生活的戏剧性再次出现了。菲奥娜认出了自己的丈夫,她站起来举起胳臂抱住了自己的丈夫。她抱怨地说:“你总是可以开车跑掉的,开车一走了之,在这个世界无牵无挂,将我抛弃。抛弃掉我。把我给抛弃了。”

    格兰特把脸埋在她的白发里,说绝不会有这样的可能的。

    菲奥娜经历了意识的混沌,黑暗,挣扎,回复,再次拉住了爱人的手。这个故事是优美的,温暖的。我很心疼菲奥娜连着说出三个“抛弃”的忧怨:“将我抛弃。抛弃掉我。把我给抛弃了。”一个没有办法把握自己生活的患者,对一个健康的生活者,是依赖,甚至是嫉妒的。菲奥娜是楚楚可怜的。而幸好,格兰特是优美的,温暖的。

    而幸好,这个故事发生在老年。因为少来夫妻老来伴嘛。经过了几十年的磨合,彼此间的爱情,亲情,生活之情,已经成型,不容易变形了。我残忍一点来想,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在两个人的青年时代,那菲奥娜的命运也许会变成塞弗里斯笔下的一句:“你这个遭遗弃得不到抚摸的女人,只听见风的葬曲。”的确,世间的背弃之心,多了去了。而“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之世象也是叫人举不胜举的。

                                       2010年4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